第168章 你插翅难逃!萧和:将计就计,叫孙
天命不在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8章 你插翅难逃!萧和:将计就计,叫孙,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天命不在身,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插翅难逃!萧和:将计就计,叫孙
你插翅难逃!萧和:将计就计,叫孙权机关算尽一场空!</p>
一天后。</p>
孙权以督运会稽郡方向粮草为由,亲率四千嫡系兵马,陈武贾华等诸将,进驻了吴县城南,松江北岸水营。</p>
吴县的守御重任,则全交给了陆逊与及期所率六千山越兵。</p>
次日,刘备率五万大军由秣陵开拔,浩浩荡荡杀奔吴县而来的消息,便由细作传来。</p>
孙权收到情报,明面上令陆逊抓紧修筑加固城防,摆出一副要背水一战,死守吴县的架势。</p>
暗地里,孙权则争分夺秒的征集战船,搜刮粮草,为出海北逃做准备。</p>
吴县,陆府。</p>
“没想到啊,休穆竟如此轻易就降了那刘玄德,此人究竟有何魅力,竟令休穆数日间便倒戈?”</p>
顾雍看着手中那道密信,口中啧啧慨叹,眼中皆是惊奇。</p>
那道书信,乃是朱桓差心腹先一步赶来吴县,送给陆逊的密信。</p>
朱桓在信中直言不讳的表明,自己已降了刘备的事实,还盛赞刘备乃真明主,劝说陆逊等人也归顺刘备。</p>
陆逊不好擅作决断,便请了顾雍前来商议。</p>
“当年柴桑那一战,我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往北岸替韩当诈降,可是与那刘玄德亲身交谈过。”</p>
“抛开敌人的身份不谈,这刘玄德颇有高祖之风,的确称得上是当世明主。”</p>
“而相较于曹孙之残暴,这刘玄德却心怀仁义,这一点于这乱世而言,实在是难能可贵。”</p>
陆逊回忆起了那一面之缘,口中对刘备是赞不绝口。</p>
顾雍看着陆逊这番言语,心中已看出些许端倪,遂压低声音问道:</p>
“伯言,听你这意思,莫非已心有决断,想要仿效朱休穆,背孙投刘?”</p>
陆逊猛抬起头,吃惊的看向顾雍,显然没料到这位好友会如此直白,直截了当的就戳破了自己的言外之意。</p>
他一时间神情尴尬,不知该怎么往下铺垫。</p>
“当年孙策取江东,杀戮我多少江东豪杰,其实不光是你陆氏,我顾氏亦有子弟死于孙策屠刀之下。”</p>
“我顾雍与你一样,出仕孙氏,无非是慑于孙家兵威,为保全家族而已。”</p>
“前日孙氏的态度你也看到了,他和他兄长孙策一样,视我们这些江东豪姓,皆为蝼蚁,说牺牲便可牺牲。”</p>
“这样一个不仁不义,寡廉鲜耻之主,我顾雍怎么可能带着我顾氏一族,为他死节陪葬?”</p>
顾雍越说越是愤慨,也不再避讳,将藏于心底多年的怨气,一口气向陆逊尽数宣泄了出来。</p>
听得顾雍这番愤怨陈词,陆逊松了口气。</p>
应该说是当日与孙权起冲突时,他便已对孙权心寒,萌生了与孙权切割,归顺刘备的念头。</p>
朱桓的这道来信,则是促成他下定了最后的决心。</p>
只是手中这六千山越兵,并非他一人说了算,还必须得说服了顾雍才行。</p>
这便是他今日请顾雍前来的目的。</p>
看顾雍这番表态,显然是本就有了背弃孙权之心,那还用得着自己再多劝么?</p>
当下陆逊便一拱手,正色道:</p>
“实不瞒顾兄,逊早有归顺玄德公之心,只是担心得不到顾兄支持。”</p>
“既然顾兄也有此心,可愿随逊归顺玄德公,为我们几姓谋一个出路?”</p>
顾雍亦是一拱手,郑重其是道:</p>
“伯言既然已下定决心,我顾雍自当追随!”</p>
两个相视一笑。</p>
弃孙归刘之计,就此敲定。</p>
接下来,就是怎么个归顺法。</p>
“我们手握六千兵马,吴县又在我们手中,伯言,你是否打算发动兵变,突袭城南水营,一举将孙权擒获,做为归降玄德公之礼?”</p>
顾雍抬手遥指城南方向,眉宇间透出一丝冷绝。</p>
陆逊却摇了摇头,说道:</p>
“孙权与我们好歹主臣一场,我不太想把事情做的太绝。”</p>
“再者他将吴县交由我们镇守,他却移师城南水营,分明是对我们有所提防,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我料他随时会乘船渡江,逃往会稽郡。”</p>
“与其如此,倒不如等到玄德公大军前来,我们临阵献城归降,交由玄德公来收拾他便是。”</p>
顾雍想想也对,便点头称是。</p>
两人商议已定,入夜时分,顾雍便趁夜出城,带着归降的诚意,星夜兼程北上去面见刘备。</p>
…</p>
吴县以北三十里,御亭。</p>
具区泽(今太湖)东岸,近五万余刘军士卒沿湖岸扎营,以方便就近汲水。</p>
中军大帐内。</p>
顾雍已面见了刘备,献上了陆逊的亲笔书信,表明了他们诸豪姓归顺的诚意。</p>
“陆伯言这一次的归降,应该不会有假了吧。”</p>
刘备端详着手中书信,心中虽有欣喜,却并未轻信,仍存在警惕。</p>
陆逊顾雍等手握六千余山越兵,乃是孙权所剩一万兵马中的精华所在。</p>
这支兵马若是倒戈,等同于江东最后的抵抗力量,就此土崩瓦解。</p>
荡灭孙权,可以说是摧枯拉朽。</p>
吴郡会稽郡,不出十日便可拿下,江东全境就此尽数收复!</p>
这样的结局,自然是值得欣喜。</p>
不过鉴于当初陆逊曾诈降的“前科”,刘备还是多了个心眼,这一次没有选择轻易相信。</p>
“伯言当日诈降玄德公,亦是慑于孙氏威势,为保陆氏一族,不得不为其所用。”</p>
“然则周瑜也好,孙权也罢,皆视我们江东豪杰如蝼蚁草芥,可随意杀戮牺牲。”</p>
“伯言与雍等如今已幡然省悟,不愿为孙权这等寡廉鲜耻,不仁不义的昏主愚忠陪葬!”</p>
</p>
</p>
</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