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为社稷计,请大王早立世子!刘备:
天命不在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4章 为社稷计,请大王早立世子!刘备:,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天命不在身,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为社稷计,请大王早立世子!刘备:
邺城,王宫。</p>
正谋画着继续挥师北上,收复幽州,彻底将河北收入版图的刘备,迎来了从许都赶至的华佗。</p>
这位当世神医,大汉太医院首座,乃是专程前来,向刘备禀报大公子刘禅的病情。</p>
“元化,你跟孤交个底,阿斗的病可有治好的希望?”</p>
刘备凝视着华佗,面带期待的问道。</p>
左右众臣皆是屏住呼吸,目光齐聚向了华佗。</p>
华佗接下来回答,可是决定刘禅是否还有资格做楚国世子。</p>
重若千钧啊。</p>
“臣行医数十载,疑难杂症也见识了不少,大公子这般因惊吓而至的痴症,也曾症治过几例。”</p>
“只是似大公子这样的症状,却还是头一回碰上。”</p>
“大公子的病情是时好时坏,时而与常人般无异,时而又会犯痴,犯痴时又常会胡言乱语…”</p>
华佗将刘禅的病情描述过一遍后,方才一拱手:</p>
“臣穷尽毕生所学,汤石,针灸等所有手段,尽皆在大公子身上都试过,却不见有半点效用。”</p>
“恕臣直言,大公子的病能否康复,怕是只能看大公子是否有天命福佑了。”</p>
刘备心头隐隐一绞。</p>
华佗的话虽未明言,可言下之意却已再明白不过。</p>
什么叫看是否有天命福佑?</p>
就是没得治,只能纯看运气了呗。</p>
意思就约定于说,刘禅的病,我华佗是无能为力了。</p>
连华佗这样的神医都束手无策,何况是其他医者?</p>
刘禅之病,无药可救矣…</p>
老刘是老来得子,阿斗又是长子,自然是倍加珍贵,甚至是给予厚望。</p>
如今阿斗得了这样的“不治之症”,老刘能不心痛才怪。</p>
萧和见状,只得宽慰道:</p>
“大王莫要太过忧虑,大公子自有上天福佑,说不定这病哪一天就不自治愈了。”</p>
刘备眼中掠过几分苦涩,却是叹道:</p>
“伯温你就莫要宽慰孤了,孤身为父亲,自然希望阿斗能有上天福佑。”</p>
“可孤身为一国之主,却不能将我楚国,将我大汉朝的未来,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上天福佑上呀…”</p>
萧和默然。</p>
老刘的话他听明白了,他这是已下定决心,放弃了立刘禅为世子之心。</p>
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老刘打下了江山,总还得靠儿子去守吧。</p>
继承人选对了,江山社稷才能延续下去,不说绵延万年,至少也得再传个一两百年吧。</p>
可要是选错了,极有可能就是步始皇帝后尘,选了个胡亥,二世而亡。</p>
华佗暗示的已经再明白不过,刘禅的病是时好时坏,几乎已无根治的可能。</p>
既是如此,老刘怎么可能将辛苦开创的基业,传给一个时而正常,时而痴傻的儿子?</p>
为楚国,为大汉朝,为天下苍生之未来,老刘也只能忍痛割爱,放弃立刘禅为世子的念头。</p>
萧和也暗松了一口气。</p>
如他所料,老刘的格局气魄,还是胜司马炎万倍,没有像后者一样,选了个白痴做储君,陷天下于万劫不复的境地。</p>
“伯温,这是近来应天,许都方面的上表,你看看吧。”</p>
刘备收起了感慨,将几道奏章递给了萧和。</p>
萧和大致已猜到那些奏章的内容,却还是接过来,细细翻看起来。</p>
果然不出所料。</p>
这些奏章乃是诸葛亮,糜竺,徐庶等重臣的上表,奏请刘备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长远计,当早立太子。</p>
这几道奏表,萧和并不感到意外。</p>
老刘现下毕竟已是年过五十的人了。</p>
放在后世,这个年龄不算什么,可放在这个时代却已经算高寿。</p>
到了这个年纪,你还不立储君,大臣们也好,天下子民也罢,心中皆是不安啊。</p>
袁氏为什么败亡,真就是袁氏太弱,曹操太强吗?</p>
当然不是。</p>
还不是因为袁绍直至临死前,都不曾选立储嗣,导致他一死,袁家就分裂内斗,让曹操坐收渔翁之利么。</p>
有袁绍的前车之鉴,大家当然是希望老刘在身体还算康健的情况下,早立了世子,以免为将来留下隐患。</p>
</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