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刘备:世外仙学好啊,得学!四十万
天命不在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7章 刘备:世外仙学好啊,得学!四十万,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天命不在身,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p>
</p>
</p>
时年秋末。</p>
刘备于邺城南筑台祭天誓师,公告曹操十大罪状,宣布誓师伐魏。</p>
一道进军诏令传下,总计约四十五万楚军,分兵三路杀奔魏境而去。</p>
是日黄昏。</p>
王宫正殿内,一身戎装的刘备,正在临行前最后一次训视诸子。</p>
对于刘永和刘理二子,刘备少不了要叮嘱一番,要他们凡事要多听从诸葛亮,徐庶等的意见,要懂得虚心纳谏之类。</p>
两个儿子应对得当,皆让刘备很是满意。</p>
“裕儿,听闻近几日伯温时常为你传道授业,你给为父讲讲,伯温都教了你些什么?”</p>
刘备目光转向了四子刘裕。</p>
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也不用担什么监国重任,要关心自然也只能关心学业。</p>
“回禀父王,近来伯温老师都在主教儿臣数学,儿臣一百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已经滚瓜烂熟了,伯温老师还夸儿臣很有数学天赋。”</p>
刘裕小手一揖,一本正经的答道。</p>
刘备却是一愣。</p>
数学,一百以内加减法,口算…</p>
这都教的是些啥啊?</p>
“裕儿,伯温他就没教你经史诗赋之类的吗?”</p>
刘备按下心下新奇,继续问道。</p>
“没有。”</p>
刘裕摇了摇头,答道:</p>
“伯温老师说了,经史他不太擅长,让儿臣另寻贤师。”</p>
“至于诗文,老师说晚点学也不要紧,也没必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不值得。”</p>
刘备眼中再添惊奇。</p>
方今天下,儒学昌盛,其中更以经学最为盛行,凡达官显贵,士族豪姓,无不穷心竭力钻研经学。</p>
至于史书,诗赋之类,同样是必学必读。</p>
萧和这个老师可好,既不教经史也不教诗文,一上来就教什么数学,什么加减口算?</p>
自古以来,这样的老师,可是闻所未闻啊。</p>
“裕儿,除了你说的那个什么百…百以内加减,伯温还教你什么了?”</p>
刘备定了定神后,便又问道。</p>
刘裕想了一想后,接着说道:</p>
“伯温老师还教儿臣,说是咱们所以没飞到天上,是因为咱们脚下的大地有重力,能把咱们吸在地上。”</p>
“伯温老师还说了,咱们脚下的大地其实是个球,是圆的,如果我们一直向东走,最后会绕一个圈,从西边走回原点。”</p>
“伯温老师还说…”</p>
刘备神眼越来越迷茫,脑袋却来越大,只觉脑子里已被一团浆糊填满。</p>
听刘裕说的越多,他脑子里那团浆糊就越是粘稠。</p>
“大概就是这些了,伯温老师说这些都属于物理,儿臣先了解一下就行了,等儿臣长大几岁再教儿臣。”</p>
刘裕汇报完毕,一抬头时,却瞧见自家父王正紧闭双眼,眉头紧锁,两手摁着额头,一副头疼之状。</p>
“父王是身体不适么?”</p>
刘裕担心了起来。</p>
刘备松了口气,忙是一笑:</p>
“为父没事,许是昨晚没睡好,略有些困乏而已。”</p>
刘裕“哦”了一声,这才宽心。</p>
一旁糜夫人却是眉头微锁,眼神困惑道:</p>
“大王,你说这萧太尉都教了裕儿些什么稀奇古怪的学问,臣妾怎么半个字也听不懂?”</p>
刘备定了定神,理了好一会心绪,脸上困惑渐渐变为惊喜。</p>
“伯温师从世外仙人,所学自然与凡夫俗子不同,孤料伯温教给裕儿的,多半是世外仙学,咱们听不懂自然也在情理之中。”</p>
刘备自行脑补出了这样的解释。</p>
糜夫人一听,顿时喜笑颜开。</p>
能把“世外仙学”教给自家儿子,萧和这是在教真东西,是打心底里重视刘裕这个弟子啊。</p>
刘备脸上困惑化为喜色,一拍刘裕:</p>
“你说的这些孤听不懂不要紧,裕儿你能听懂学会便是。”</p>
“这样吧,裕儿你此番就随孤北征,如此才好时时刻刻向伯温求教,争取把伯温的本事全都学来才是!”</p>
刘裕本就求知心切,自然是大为欢喜,当即领命。</p>
刘备一拉刘裕,豪然笑道:</p>
“走,跟着为父北伐!”</p>
“套用你伯温老师的说法,咱就是父子齐上阵,干翻曹贼,顺便跟着你伯温老师学好世外仙学,这就叫干中学。”</p>
刘裕虽听不太懂什么意思,眼见父亲高兴,便跟着笑呵呵道:</p>
“父王放心,儿臣定追随父王干…干翻曹贼,跟伯温老师学好学问,儿臣定好好的干中学,不辜负父王期望!”</p>
刘备满意的点点头,狠狠拍了拍刘裕的肩膀,拉着儿子大笑出宫。</p>
时年秋末。</p>
楚王刘备携四子刘裕,率三十万大军北出邺城,浩浩荡荡杀奔易京而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