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萧太尉不光是兵仙,还是海神!大楚
天命不在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0章 萧太尉不光是兵仙,还是海神!大楚,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天命不在身,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萧太尉不光是兵仙,还是海神!大楚
王帐之内,霎时间鸦雀无声。</p>
众臣脸上的赞叹折服,霎时间为担忧取代。</p>
“伯温,幼常言之有理,这远海航行,如何辨别方向是个大问题呀。”</p>
刘备目光急是看向了萧和。</p>
久居南方多年,他虽不善水战,却对江海航行利弊也心里有底。</p>
海运优势就不必多说。</p>
其弊端之一,就是海上风浪远胜于江河,江船入海极易翻船。</p>
而萧和所造的尖底海船,完美的克服了这一弊端,令战船远海航行的生存率倍增。</p>
另一个弊端,他却给忽视了。</p>
那就是方向。</p>
贴着海岸线航行,自然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随时可以陆地做为参照物嘛。</p>
可远海航行就不一样了,白天只能靠太阳,夜晚就只能靠星辰来辨识方位。</p>
可大海之上天气变化无常,碰上阴雨天怎么办?</p>
一场暴风雨下来,说不定航线就已偏出了十万八千里。</p>
到时候别说在渔阳郡登陆,你能活着找到一片陆地登岸,不迷失于茫茫大海里就不错了。</p>
风浪和方向,远海航行两大难题。</p>
刘备先前只考虑到了前者,却忽略了后者,现下经马谡提醒才猛然想起。</p>
“大王放心,幼常所顾虑之事,臣早已有应对之策。”</p>
“臣已将绘制好的海图交给了伯言,还有两样可在海上辨别方位工具也一并给了他。”</p>
“有那两样东西,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臣相信他们都不会偏离航线,定能准确无误的于沽口登陆。”</p>
萧和却神色淡定平静,给老刘和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p>
众人精神一振,眼中顿时涌起奇色。</p>
“伯温,你给了伯言什么神器,竟有如此神效?”</p>
刘备瞪眼大眼,满腹好奇的问道。</p>
众人也皆是好奇。</p>
萧和见状,只得笑着解释道:</p>
“臣给伯言的两件工具,名为罗…”</p>
…</p>
十日后,渤海。</p>
茫茫大海之上,数十艘巨大的海船,正扬帆疾行。</p>
朱桓环扫着四周,脸上却若隐若现着一丝心虚之色。</p>
四周所见皆为茫茫大海,看不到丁点陆地的痕迹。</p>
自离开青州威山基地,他们这支海军船队,在海上已漂了快十天了。</p>
不是那种贴着海岸线,随时可以靠岸的漂,而是远离陆地,真正意义上的海上飘泊。</p>
饶是朱桓精通水战,这么久看不到陆地,心里边还是空落落的,越发的不安。</p>
朱桓当然也知道,所以要远离陆地,就是为了避过岸上魏军耳目的监视,确保奇袭的突然性。</p>
可这其中的风险有多大,他自然也清清楚楚。</p>
就比如几天前的一场暴风雨过后,他便已晕头转向,完全失去了方向感。</p>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号令舰队,按着陆逊所指方向航行。</p>
稍稍定了定神后,朱桓目光转向了船首的陆逊。</p>
此时这位江东同乡,此次海上远征的统帅,正在把弄着他手里边那两件“小玩意儿”。</p>
陆逊告诉他,这两件小玩意儿,一个叫罗盘,一个叫六分仪。</p>
陆逊还告诉他,此乃太尉萧和所造之物,依靠这两件仪器,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万里晴空,他们都不会迷失方向,始终能保证不偏离航线。</p>
此刻的陆逊,一会看看手中罗盘,一会又举起六分仪,对着天空瞄来瞄去,一会又在萧和给的那张海图上比对…</p>
这么一番折腾后,陆逊便给出新的指令,不时令舰队调整航向。</p>
“我说伯言,你手里边这玩意儿,真能帮我们找到沽口?”</p>
朱桓凑上前来,忍不住质疑道。</p>
陆逊停下了手里工作,抬头望向前方大海。</p>
“说实话,我心里边也没底,我只是按照萧太尉教给我的方法用这罗盘和六分仪而已。”</p>
“不过,既是萧太尉所造的神器,应该不会有错吧。”</p>
“毕竟这么多年了,你见萧太尉有出过错吗?”</p>
朱桓心头微微一震,满腹的质疑之词,被陆逊一句“萧太尉有出过错吗”给堵了回去。</p>
你朱桓有几斤几两,也敢质疑神人一般的萧太尉?</p>
“萧太尉也是深不可测,就这么个小玩意儿,就能让咱们在茫茫大海里迷失不了方向?”</p>
朱桓接过陆逊手中的六分仪,嘴里碎碎念着,全然看不出其中原理。</p>
“这东西可是宝贝,可千万不能弄坏了,不然咱们怕是就要回不了家了。”</p>
</p>
</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