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曹操:我就是要既当又当!骗乌丸南
天命不在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0章 曹操:我就是要既当又当!骗乌丸南,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天命不在身,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p>
</p>
</p>
“臣为乌丸校尉,与那乌丸蹋顿相熟,颇得他之信任。”</p>
“若大王恩准,臣可即刻前往乌丸单于庭,向其陈明唇亡齿寒的道理,同时矫诏称大王封蹋顿为辽西公,将蓟县以东渔阳,右北平,辽西三郡尽数赐与其做封地。”</p>
“条件,便是蹋顿率乌丸铁骑南下,出其不意奔袭蓟县,切断刘备粮道及后路。”</p>
“蹋顿畏于唇亡齿寒,又贪图于三郡之地,必会尽起乌丸铁骑南下。”</p>
“如此既能利用乌丸人为大王所用,事后大王又可称这是臣矫诏,擅作主张,拒绝给蹋顿三郡之地,由此保住了大王的声名。”</p>
“这便是臣的计策。”</p>
田豫洋洋洒洒,慷慨激昂的献上一计。</p>
曹操眼眸亮了。</p>
假传王诏,骗乌丸出兵助战。</p>
田豫这是要让他这个魏王受益,却自己背上一个矫诏的黑锅!</p>
这是名符其实的舍生取义啊!</p>
这才是忠臣,大大的忠臣!</p>
曹操霎时间感动到热泪盈眶,难以置信的问道:</p>
“国让,你此计虽妙,却要背负骂名。”</p>
“倘若将来事泄,你还有可能面临杀生之祸,为那蹋顿盛怒之下所害。”</p>
“你当真愿担此重任?”</p>
田豫神色决毅,慨然道:</p>
“臣身为大魏之臣,为大魏赴汤蹈火,乃臣义不容辞之责任!”</p>
“只要能为大王击退刘备,保住幽州,臣何惧生死,何计虚名!”</p>
曹操微微点头,显然为田豫的赤诚忠心而欣慰感动。</p>
司马懿却嘴角微撇。</p>
田豫乃渔阳人,若幽州失陷,他就和自己一样,变成了无根之水,孤魂野鬼。</p>
他自然要不惜一切代价,要为曹操保住幽州。</p>
何况幽州若失,魏国离覆亡也就为期不远。</p>
魏国若灭,他就要以亡国之臣的身份,落于刘备手中。</p>
当年田豫可是做过刘备的部下,曾跟随刘备一路辗转到了徐州。</p>
当见识了曹操的强大后,田豫便以为母亲尽孝为由,脱离了刘备回往幽州。</p>
曹操进攻河北,大军一至幽州,其便即刻归附曹操。</p>
这样一个曾抛弃刘备之人,还有何面目再面对刘备?</p>
所以,田豫只能不惜一切借价,哪怕赌上自己的信义名声,也要帮曹操保住幽州。</p>
司马懿看穿了田豫私心,却并没有点破。</p>
只要能诱使乌丸出兵助战,何必计较你是私心还是公心呢。</p>
“大王,臣以为田国让之计,确乃两全其美之计,请大王恩准!”</p>
司马懿索性顺水推舟,出言附合。</p>
曹操再次陷入沉思。</p>
良久后,又是一声叹息,曹操无奈的拂了拂手:</p>
“国让,你就留下来守蓟县吧。”</p>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你若有扭转乾坤之策,自可为之便是。”</p>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p>
曹操被田豫说服了。</p>
不过他还是既当又当,并未明着点头答应,只用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来做回应。</p>
言下之意,你想怎么做,自己看着办吧,反正是跟我没关系。</p>
田豫则大喜,忙躬身一拜:</p>
“请大王放心,臣接下来所做之事,大王皆不知晓,全都是臣自作主张。”</p>
“无论发生了什么,豫皆愿一力承担。”</p>
曹操心中愈发感动,当即起身下榻,跌跌撞撞的来到了田豫跟前,将他的双手紧紧抓住。</p>
“我大魏若多几个国让你这样有担当的忠臣,何至于落入现下这般地步?”</p>
“国让,你且放心,你今不负孤,孤定然也不负你!”</p>
曹操眼中含泪,郑重其是的给出了承诺。</p>
“大王!”</p>
“国让!”</p>
君臣双手紧握,四目相对,已是泪流满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