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赵光义登基
江左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百零三章 赵光义登基,小白花被浇灌的日常BY木尺素,江左辰,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光义深吐一口气,虽然一夜未睡,有些疲劳,但是他的精神却是前所未有的亢奋。</p>
只要撑过早朝,把他登基为皇帝的局面确定,让大皇子赵德昭、赵普等人无法翻起水花风浪,那么他即位便是板上钉钉了。</p>
当晨曦来临,早朝的时间到了。</p>
文武百官从宫门鱼贯而入,跟往常一样,不过,有心人发现今日的禁卫军似乎多了一倍,气氛似乎更加凝重。</p>
但大臣们也没多想,觉得这是因为吴军即将打过来,所以皇宫也加强了戒备和防御。</p>
当文武百官班列站好之后,九五之尊赵匡胤却迟迟没有出现,王继恩与晋王赵光义扎带着白绫走了过来,脸色悲怆,对外宣布:圣上驾崩了。</p>
众人顿时惊呆了。</p>
这个消息来的太突然了,谁也没有想到,只有少数人提前被赵光义接见,已经知晓了内幕。</p>
“父皇啊,您怎么就驾崩了——”大皇子赵德昭忽然崩溃大哭。</p>
许多大臣纷纷落泪。</p>
就在这时,王继恩这时候站出来高声道:“圣上昨夜病重归天,晋王与宋皇后已经为圣上安排灵柩入殓,但国不可一日无主,现在宣布皇帝遗诏……由晋王即位……”</p>
赵普、赵德昭、薛居正、沈义伦等身份尊贵大臣还没有回过神来,卢多逊、楚昭辅等人早已抢先跪拜在地,高呼万岁万万岁!</p>
在他们几人带领下,众臣也纷纷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众人俯首称臣,大局已定。连赵德昭、赵普也不甘心地跪下,因为消息来得突然,他们根本没有准备,暂时只能跟着朝拜。此刻的赵光义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p>
这时他突然念及兄长平日对他的好来,禁不住号恸殒绝,哭得死去活来:“皇兄勤勉一生,万事躬亲,征南伐北,平定天下。正值身强魄健之壮年,想不到却英年早逝,实乃我大宋的巨大损失……”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悲痛,但更多的是如释重负的庆幸。</p>
众大臣亦跟着失声痛哭,有的是真心悲痛皇帝的离世,有的却是哭给别人看的!</p>
当日,赵光义带文武百官去往赵匡胤灵柩跪拜行礼。由于赵匡胤死于脑溢血,倒是没有很明显的中毒迹象,也没有明显伤痕,这让许多大臣都暗松一口气。</p>
赵光义亲自写下祭文:“先皇帝勤劳启国,宵旰临朝,万机靡倦于躬亲,四海方成于开泰。念农民之疾苦,知战士之辛勤。尽平,生灵永逸。而寒暄或厉,寝疾弥留。方臻偃革之期,遽抱遗弓之叹。很以大室,付与冲人。宜覃在宥之思,俾洽维新之泽。”他的笔触中带着一丝庄重,仿佛在为自己的登基寻找正当性。</p>
并且,赵光义给赵匡胤庙号定为“太祖”。赵光义新帝登基,干的事。又诏命赵匡胤和赵廷美的子女与他的子女一样,并称皇子皇女。</p>
赵匡胤时的一班旧臣,宰相薛居正加左仆射,沈伦加右仆射,程德玄拜翰林使,枢密使、忠武军节度使曹彬加同平章事,成为当时少有的“使相”之一,王继恩、马韶及其他官员各有升赏。</p>
赵光义此举,在稳住了几位朝廷重臣的同时,也获得了一批官员的信任,充分体现了一名政治阴谋家的卓越手段。</p>
赵光义虽然即位不正,但真正可以为赵匡胤叫冤、敢于向赵光义声讨的没有几人。毕竟五代只过去十多年,群臣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尽职不尽忠的层面上,让他们为一国之亡付出宝贵的性命尚且不易,更何况是夺权易位这种芝麻小事。</p>
如今由姓赵的取代姓赵的,说到底还是姓赵,兄终弟及,大家心里早有思想准备,更不值得大呼小叫去反对,于是,赵光义做了新皇帝,倒也没有出现大波澜。</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