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溯寻
音冰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三章 溯寻,孙阿姨仓库保洁1-10章内容简介,音冰儿,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人家是年纪小,又不是医术不好,张居正还没来得及抉择出到底要不要因为年龄和性别而讳疾忌医,人家都已经看出来了。</p>
那……还是老老实实上药吧。</p>
反正,至少,上药的是自己,还不至于晚节不保。</p>
坐在案前,张居正抽空给戚继光写了封信,除了日常的政务,关怀,也写了对于戚继光将殷灵毓送过来的感谢,又嘱托戚继光动用仍在沿海一带的人手,前往吕宋,探查那番薯一事到底是真是假。</p>
至于殷灵毓的异常之处,张居正并没有叫戚继光去查。</p>
他终究承了这份情。</p>
无论殷灵毓背后是谁,至少眼下,她真心实意地在帮他,帮他活得更久些,好让他能看到新政的成效,还为他献上番薯那样的救命粮种,这就够了。</p>
至于她的来历……若她不愿说,他便不问,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上,多一个真心盼他好的人,已是难得。</p>
张居正的变化,自然也有有心人注意到了。</p>
户部侍郎李幼孜借着商议漕粮的由头来到值房,将公文递上时状似无意道:"首辅近日气色甚佳,可是得了良医调理?"</p>
张居正提笔蘸了蘸墨,批注的手未停:“李侍郎好眼力,前日戚南塘荐了位大夫,开的些土方子倒比太医院的更对症些。”</p>
戚继光给自己送了大夫来,这是瞒不住的,张居正便就大大方方说了出来,只是不管年龄性别还是能力,一律的含糊不清。</p>
李幼孜顺势在对面坐下,试探道:“下官内子常年头痛,不知可否请这位先生过府一诊?”</p>
张居正抬眼笑道:“尊夫人身体抱恙?这可马虎不得,这样,太医院的院判医术出众,又与老夫相熟,不如老夫替你递一番帖子。”</p>
李幼孜还待再挣扎一下,张居正微笑着推过一册账本:“倒是清丈田亩的事,还需李侍郎多费心。”</p>
李幼孜知道话头已被截断,只得接过账本应道:“是,下官明日就派人去通州复查。”</p>
待李幼孜退出值房,张居正凝视着窗棂投下的光影,摇了摇头。</p>
看来番薯的探查交给戚元敬是对的,自己这边被盯的这般紧,想做些什么委实有些束手束脚了。</p>
殷灵毓一边抓着张居正的身体努力修修补补,一边也想着该怎么寻找一个能够真正参与,或者影响政事的契机。</p>
没几日,殷灵毓将“牛痘”递给了张居正。</p>
万历年间,天花也是一大难以遏制的烈性传染病,整个明朝乃至以后的清朝,大部分平民百姓都笼罩在“痘疮”的阴影下。</p>
天花导致人口锐减,尤其影响农耕经济,且皇室和贵族亦不能幸免,如当今陛下的的弟弟朱翊镠曾因天花夭折,包括当今陛下自己,朱翊钧,年幼时也曾得过天花,再往前嘉靖也得过,再往后得过的皇帝更有耳熟能详的康熙。</p>
足以见得天花有多么肆虐而难以医治,预防。</p>
虽然也有人痘法在江南民间流传和应用,但毕竟风险太高,官方应对天花又主要依赖隔离和祭祀,并没有很好的克制方法。</p>
张居正把牛痘的方子拿在手里,很是茫然。</p>
这触及了他的知识盲区。</p>
作为文官首辅,他对医理只有基础认知,且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从而在求医过程中所了解的知识。</p>
但要他毫无阻碍的看懂什么免疫什么种痘,属实有些为难人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