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黄钟之音(4k),军训教官许梦全文免费阅读,陈瑞聪,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所以辛冉稍作沉思后,毫不犹豫地刮了刮印泥,盖下了指印,而后说道:“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刘县长想吓唬我,可我为国家做事,堂堂正正,可不会被你吓住。”</p>

而刘羡则收下纸状,当着众人的面,将其捆起来,然后在封口处盖上胶泥和小印。</p>

然后,他带着胜利者的表情说:“辛椽,您见过太极殿的编钟吗?”</p>

面对这个问题,在场诸人多不明所以,不知道刘羡为什么突然转到这个话题。</p>

辛冉还以为,刘羡是在炫耀自己的京官经历,以及在洛阳人脉深远,不禁冷笑一声,提醒道:“我是没见过,可又如何呢?刘县长就是见过,不也在夏阳当县长吗?”</p>

“不,不,不,辛椽您误会了。”刘羡摇首笑道,“我是说,您知道朝廷是如何用太极殿的编钟定尺的吗?”</p>

这句话一出,辛冉顿时慌了神,他不可置信地看向刘羡,又看向身边的这些随从,在场的大部分人都露出茫然的神情。</p>

他们都不知道刘羡在说什么,但听得出来,似乎朝廷有一种标准定尺,放之四海而皆行的方法。</p>

奇怪,难道不是朝廷说度量衡怎么算就怎么算吗?</p>

刘羡也不卖关子,说道:“《汉书·律历志》中有载,我们现用的尺寸,源自于黍,一黍之广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所以,将一百粒黍米排开,就是一尺的长度。”</p>

“辛椽,要不要我们现场量一量,我们县的这个官尺,对得上一百粒黍米吗?”</p>

说罢,刘羡立刻把夏阳县的官尺拿来,然后从府库里挑了黍米,一粒一粒跟着排,细数下来,这个官尺能排出一百零六颗黍米。</p>

辛冉见状,顿时松了一口气,像抓住什么救命稻草一般说道:“哈!我差点被你唬住了!这个方法,你自己的尺尚且对不上,怎么可能是真的?”</p>

刘羡仍无丝毫急躁之色,笑道:“您先别急,现在县府各地偷偷加尺,早已不是秘密,对不上是正常的。所以在十年前,也就是中书监荀勖公荀中书执政的时候,他在太极殿内造了一套编钟,用音律重新标定了天下的度量衡。”</p>

“音律?”</p>

“您知道黄钟吗?就是十二律的第一律。”</p>

“一支用标准九寸长、三分内径的竹管,吹出来的音,就是黄钟音。过长就会音沉,过短就会音高。”</p>

“而竹管内所能容纳的黍米的数量,便是一龠,两龠为一合,十合为一升,这便是升的由来。”</p>

“一龠应该能容千二百黍,而它的重量便是十二铢,也就是半两,这便是两的由来。”</p>

“所谓的度量衡,就是取自音律,上合天意,下应民意,为我圣朝之神器,不可轻易改动。”</p>

“您如今的尺和秤都在这里,我把它呈交给东宫后,制作一个九寸的竹管。然后与太极殿上的编钟比一下音高,再看看重量对不对得上您的秤,一切就真相大白了。”</p>

“若这个尺与秤是对的,我就该死。”</p>

“若这个尺与秤不对,到底是您该死,还是孙长史该死,或是赵王殿下论罪,这就是说不好的事情了……”</p>

一番话说罢,辛冉已经是冷汗直流,此时明明是凉爽的秋天,可他却如置冰窖之内。他全然没有想到,这度量衡还有这样的讲究。</p>

这也难怪,自曹魏以来,文坛就一直流行清谈和。导致文人们虽多熟读诗词歌赋,甚至能够写下不错的文字,但真论起对庶务的研究,却远远不及两汉。</p>

正始年间,浮华达到极致的时候,以致于晋宣帝司马懿考察官僚,发现朝中四百余位公卿,能够写正经政论的人,竟不超过十人。</p>

到了眼下,常人若是能通读《汉书》的本纪列传,就已经算得上是有才了。像刘羡这样,经过李密和陈寿教导,不仅精通术算,还对《律历志》、《食货志》都深有研究的,更是寥寥无几。</p>

话说回来,荀勖考订音律这件事,其实知道和在意的人也不多。</p>

若不是荀勖和小阮公在音律上较上了劲,甚至因为嫉妒小阮公的音感,特地将他贬出洛阳。刘羡甚至也不会把太极殿的编钟放在心上。</p>

但现实就是这么滑稽,孙秀这一招试探,正好撞在了铁板上。不仅无法给刘羡安上罪名,反而将自己跌入了坑内,而且是亲自将罪证送到了刘羡手里。</p>

白纸黑字,人证物证俱在,什么叫自讨苦吃?这就叫自讨苦吃。</p>

刘羡现在好整以暇地坐下来,对着县吏们挥挥手,示意他们先退出去,辛冉的随从们见状,也都识趣地随之退后,让整个府库只剩下刘羡和辛冉两人。</p>

面对着一个字都说不出来的辛冉,刘羡笑笑,漫不经心地说道:</p>

“辛曹掾,我知道,有些事情,你也做不了主,你也是受背后人的指使,所以我并不想太与你为难。”</p>

“但你背后的人做得也太过分了,如果是只针对我也就算了,但拿着这种东西来收税,那就是增税三成,是要官逼民反的。”</p>

“我个人的安危无足轻重,但别闹到最后,弄得关中皆反,也会危及到赵王殿下的名声,那就不好了。”</p>

“你帮我给你身后的人带一个话,这件事,我可以当做没发生。若是有什么不算很过分的要求,我也可以谈,都是给百姓做事。早在离开洛阳的那天起,我就已经做好了赔笑脸的准备。”</p>

“但如果有人硬要和我斗个你死我活,我也不介意来个鱼死网破。毕竟,眼下我手中就有一个现成的把柄。”</p>

“我这边时间比较紧,没时间备您的晚膳,就不送客了。”</p>

话说到这个地步,辛冉也没脸再待在此处了,离开县府后,他几乎是夹着尾巴,连头都不敢回地离开夏阳。</p>

孙秀对刘羡的第一次试探,就这样无疾而终了。</p>

求票!求订阅!请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个女主和多个男主的穿越小说

蜜汁猪排

摘杏(父女年代)笔趣阁番外

缘乐

穷山沟四女待一夫李翠云结局

横扫天涯

妈妈开始慢迎迎合第几集出现的

哈基黄

爸爸经常出差的孩子

青葱拾忆

紫水晶洞的寓意和象征

不语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