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深渊回响——结案(下)
醉清风Radium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6章 深渊回响——结案(下),特战退伍,开启神探人生,醉清风Radium,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放开我!” 赵德强的嘶吼在空荡的仓库里回荡,挣扎间名贵腕表磕在窗框上迸出火星,“你们知道我背后是谁吗?敢动我,你们都没好下场!” 但回答他的只有冰冷的咔嗒声 —— 队员的手铐精准扣住他的腕骨,金属咬合的声音像死神的镰刀划过脖颈。张伟弯腰捡起滚落脚边的皮质账本,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实验编号,某一页还夹着半张烧焦的照片,隐约可见穿白大褂的人抱着啼哭的孩童。
夜幕笼罩着西南山城,山风裹挟着潮湿的雾气掠过峭壁。特警队员们的作战服与夜色融为一体,在半山腰的别墅百米外悄然集结。这座通体泛着冷光的欧式建筑,正是富商周立华的私人宅邸 —— 他表面是医药界的慈善大亨,背地里却为陈振国的人体实验输送巨额资金,将沾满鲜血的研究数据转化为新药专利,构建起庞大的黑色商业帝国。
别墅外墙布满荆棘与铁丝网,墙角的红外报警器如蛰伏的毒蛇般闪烁着红光,三十六个监控摄像头 360 度无死角扫视着周遭。带队的女特警队长林悦将夜视仪推上额头,战术手电筒的光束在等高线地图上划出精准的弧线:\"别墅区呈扇形布局,正面有三道电子门禁,后山坡度达 75 度但监控存在盲区。\" 她指腹摩挲着战术笔在地图上点出两个红点,\"一组携带声波干扰器佯攻正门,二组跟我从断崖攀岩,等枪声响起后强行突入。\"
山风突然变得尖锐,二组队员将岩钉砸进花岗岩的闷响混着金属摩擦声,被呼啸的风声吞没。攀岩靴紧扣岩壁凸起的棱角,战术绳索在月光下绷成银色的弦。当一组引爆的烟雾弹在别墅前炸开橙红的蘑菇云,警报声与犬吠瞬间撕裂夜空。守卫们举着霰弹枪冲向正门的刹那,林悦的突击步枪已精准击碎二楼露台的防弹玻璃。
密室里的周立华蜷缩在真皮转椅上,镶金的保险柜在应急灯下泛着诡异的光。他骨节发白的手指死死攥着钥匙,西装领带歪斜地挂在脖颈,镜片后的瞳孔随着走廊里渐次逼近的脚步声剧烈颤动:\"不可能... 所有证据都销毁了... 陈振国说过万无一失...\" 当破门弹炸开密室的瞬间,这个叱咤商界的富豪像只断线木偶般瘫倒在地,腕间的百达翡丽与金属手铐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在空旷的密室里回荡。
凛冬的北风裹挟着煤灰掠过北方工业城市的天际线,交警大队的红蓝警灯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刺破天幕。这辆悬挂特殊牌照的黑色商务车驶入检查区时,挡风玻璃上的融雪正顺着雨刮器划出诡异的弧线。孙成握着方向盘的手青筋暴起,医药公司高管的金丝眼镜后,瞳孔随着警棍敲击车窗的声响剧烈收缩。
\"请出示驾驶证、行驶证。\" 交警隔着防爆盾的喊话被车载暖气闷成模糊的嗡鸣。孙成摸索证件的指尖在真皮座椅上蹭出细密的汗渍,藏在后座暗格里的铝制保险箱正贴着他的脊椎发烫 —— 里面不仅锁着瑞士银行的密匙,还有记载着地下实验室活体实验数据的硬盘。当交警俯身查看副驾手套箱时,孙成突然猛打方向盘,越野车轮胎在结冰的路面上甩出刺耳的摩擦声。
但他的疯狂逃窜不过是困兽之斗。三辆闪烁着警灯的黑色 SUV 呈品字形将商务车逼停在应急车道,防撞栏与车身剐蹭出的火星在雪地里炸开。孙成颤抖着将 U 盘塞进嘴里,金属外壳刺破口腔的血腥味让他几近癫狂,直到防暴盾牌击碎侧窗,冰冷的手铐锁住了他仍在抽搐的手腕。
法医撬开改装过的后备箱暗格时,凝结着水雾的硬盘还在持续发热。那些用十六进制代码加密的文件里,密密麻麻记录着从偏远山区诱骗来的 \"实验体\" 编号,以及与东南亚毒枭交易的比特币流水。而此刻,被按在雪地上的孙成正对着呼啸的北风发出绝望的嘶吼,警笛声中,他精心编织的罪恶帝国正在警灯的光影中支离破碎。
六月的蝉鸣在城市上空聒噪盘旋,当其他省市的医药腐败网越收越紧时,江城却像块捂不化的冰。省公安厅会议室的投影仪在白墙上投下密密麻麻的证据链,林锋盯着吴永强名下十五家医药公司的股权架构图,指节无意识地叩击桌面 —— 这个盘踞中部医药市场二十年的 \"慈善企业家\",此刻正在媒体镜头前给孤儿院捐赠物资。
凌晨三点,行动组的越野车碾过潮湿的柏油路。吴永强位于临江大厦的顶层办公室灯火通明,二十名警员分成三路包抄,却在地下车库被六辆商务车拦住去路。对方西装革履的律师团举着临时禁制令,金属框眼镜在车灯下泛着冷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85 条......\"
\"让开。\" 林锋从防弹车窗探出身,黑色风衣下摆被夜风掀起。他将 U 盘插进车库门禁系统,监控画面里,吴永强正把成捆的账本塞进碎纸机。当碎纸机的轰鸣声戛然而止时,林锋的枪已经抵住了办公室雕花木门。
吴永强坐在真皮办公椅上转着镀金钢笔,手机贴着耳边低声说着什么。看见破门而入的警察,他抬手示意暂停,对着电话那头轻笑:\"张局放心,不过是例行询问......\" 话音未落,林锋将二十厘米厚的证据卷宗拍在桌面,银行流水、通话录音、证人证词倾泻而出,最上面那张合影刺痛了吴永强的眼睛 —— 去年他给市委捐赠救护车时,与某位领导的握手照片。
晨光刺破云层时,江城纪委大楼的走廊传来此起彼伏的汇报声。林锋看着审讯室监控画面,吴永强正用戴着手铐的手抓扯头发,昂贵的定制西装皱成抹布,\"不可能!那些证据......\" 他的嘶吼被电流声切割成碎片,混着窗外越来越密的雨点,最终消散在警车呼啸的警笛声里。
这场全国范围内的抓捕行动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各地警方紧密配合,根据专案组提供的线索,精准出击。每一次抓捕,都伴随着激烈的对抗与智慧的较量。有的罪犯试图逃跑,有的负隅顽抗,还有的妄图用金钱和人脉逃避法律制裁,但在强大的法律面前,他们的一切挣扎都是徒劳。
金属手铐的碰撞声在走廊尽头戛然而止时,林锋的指尖正悬停在白板上某个嫌疑人的照片边缘。玻璃窗外,初春的阳光斜斜切进办公室,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图上投下斑驳光影,那些用红笔圈出的关键线索,此刻像凝固的血迹般刺目。
他后退半步,后腰抵住会议桌的棱角。二十三个昼夜的高强度侦查在视网膜上投下重影 —— 审讯室里的白炽灯、追捕时溅起的泥水、物证袋里泛着冷光的手术刀,此刻都化作耳畔轰鸣的余响。当他伸手扶正歪斜的领带夹,才发现指节因长期攥握案卷已泛出青白。
\"林队,结案报告...\" 小吴抱着一摞文件推门而入,却在触及对方目光时骤然噤声。那个永远像绷紧弓弦的男人,此刻正仰头望着天花板,喉结随着深呼吸上下滚动。阳光漫过他眼底的血丝,将警徽上的麦穗镀成流动的金。
案卷柜的金属锁扣弹开时发出清脆声响。林锋将最后一份笔录归档,玻璃幕墙外的城市已亮起万家灯火。他摩挲着口袋里母亲寄来的护身符,忽然想起抓捕前夜在医院监控室的场景 —— 当嫌疑人的身影终于出现在镜头里,窗外的雨幕正裹挟着救护车的鸣笛撞在玻璃上。
走廊传来此起彼伏的击掌声,同事们举着庆功宴的啤酒罐涌来。林锋站在人群外围,看着白板上用荧光笔反复标注的 \"结案\" 二字。远处传来消防车呼啸而过的警报,他下意识挺直脊背,指尖又不自觉地在裤缝处虚按 —— 那是多年刑侦养成的肌肉记忆,如同永不熄灭的警徽,时刻准备着迎接下一场破晓前的奔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