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太子殿下,扮猪吃老虎?
霸气侧漏漏你一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4章 太子殿下,扮猪吃老虎?,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霸气侧漏漏你一脸,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届时大宴朝廷再不必为了银子发愁。
他乾元帝天地共主,也再不会因为想修个紫宸殿而畏畏缩缩,排在各项朝廷事项之后,委委屈屈地当这个明君圣主。
“太子,赦之。”
赵奕和许赦之的描绘之下,乾元帝已然入戏开始畅想,“既如你们所说,这两样东西可以解朝廷燃眉之急,通商的事牵扯太深,可别忘了几年前的先例,通商这事上朕不想再听见失败二字!”
赵奕恭敬地点头,“父皇说的是!”
“比起通商,朕觉得将这两样东西销往全国倒是简单易行。”好歹也是当了几十年皇帝,乾元帝再是草包也能分得清什么容易些,“可这样……大宴的几个皇商……”
“!!”
瓷砖和丝绸可是他跟谢宁的买卖!
赵小脚登时心里大惊。
下一刻,赵奕道:“回父皇的话,儿臣明白父皇的顾虑,方才儿臣也提到过,这两样东西产出的商人并非旁人,而是随太祖立下开国功勋的博武爵李家,李家世代忠心,到了这一代更是,李武将军跟廖大人镇守西北,他家里的产业都是他夫人鄢氏在打理,这两样东西也同样都是她夫人的手笔。”
“一个妇道人家,竟然这般厉害?”
谢宁静静地听着皇帝、太子与各位朝臣商议国家大事。
企图从两件看似微不足道的物件,扭转困顿局面。
鄢玉蓉的出色显然出乎皇帝意外,乾元帝身体微微前倾,语气试探地道:“那直接把这两样划归朝廷可不可行?”
“那样可能不妥。”歹竹出好笋,太子的脑袋比他皇帝老爹拉下来都能重二斤,赵奕不疾不徐地道:“李家乃开国重臣,虽然这些年没什么太大的建树,但总归一片赤诚,直接划归朝廷李家必然不会有怨言,但既是销出便是生意,便是买卖,父皇,依照儿臣的建议,这两样仍旧让李家夫人鄢氏经营,一来李家朝廷信得过。”
“二来……”
图穷匕见,绕了这么一大圈,赵奕似乎露出了真正意图,“二来,西北与安边互为臂膀,将这两个生意安放在西北廖大人的治下,与宿川榷场便宜,安边还能以榷场为根本商路向外拓展,拓展到吐蕃等地……”
乾元帝仍在太子的弯弯绕绕里回不过神来。
高林甫目光倏地看向一直看似稳重,圆滑的太子。
西北、安边,再然后便是护卫大宴中州的中兴兵马。
果然,高林甫眉头狠跳一下之后,便听太子悠悠地道:“中兴兵马尽在父皇掌握,丝绸瓷砖由西北出发途径中州,虽然路途遥远,但有中州兵马护送,这样一来便省去了许多麻烦。”
中州三十万大宴精锐,也可以由此打开口子。
让太子赵奕有机会渗透。
“既是互市那产量该如何保证呢?”高林甫一开口便往七寸上掐,“太子殿下容老臣提醒,上一次海上通商会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丝供应与口粮地的冲突,老臣虽然不知白玉瓷砖这么个值钱的东西是如何生产的,但光是丝绸生丝一样不解决,通商恐怕很难进行啊!”
谢宁一直静静听着帘子那头的对弈。
他心想,宰相高林甫恐怕故意由此一问。
太子殿下敢提出这么大的事项,也必然有所准备,事情到底能不能成,就看宰相和太子殿下屁股能不能坐到一个板凳上去。
这位太子殿下的声音谢宁总感觉十分熟悉。
却又一时想不起是谁。
果然,下一秒就听太子悠悠道:“生丝自然是重中之重,大宴生产丝绸向来以南方为主,北方所产柞蚕品质不如南方,虽然生丝品质有差,但丝绸也有高低贵贱,南方产的丝绸高价卖,北方产的丝绸那便便宜些卖,生产耗时差不多,南北运输有差,其实利润差不多。”
“太子殿下,老臣明白您的意思,但生丝的问题不还是没有解决?”
许赦之目光炯然地掠了一眼高林甫。
两手揣在袖子里,眉目淡然,似乎并不着急老狐狸有此一问。
赵奕道:“那必然是有解决的办法,父皇,去年儿臣去了一趟西北,对白城宿川府衙灾民回流的法子很是感兴趣,不如此次拿来一用。”
三年前西北旱灾举国皆知。
赤地千里,并非虚言。
乾元帝眼眸一亮,“什么法子?”
赵奕将事先准备的折子递了上去,许赦之也给诸位大人拿了当初宿川白城两个府衙的告示誊抄。
一目十行,只是看了几眼,高林甫就瞳仁放大不可置信地看向太子,目光难以言表,像是震惊、意外,又像是万分诧异太子殿下竟然会如此冒进。
“殿下您的意思是……”
与群臣站在一起,一直未曾吭声的帝师付博先,拧眉双目灼灼地道:“您的意思是效仿白城宿川先例,叫普通百姓开垦荒地用作口粮地,口粮地用来种植桑苗养蚕产生丝?”
“正是!”
太子殿下灿然一笑,眉宇间俱是意气风发,“老师说的没错,正是让普通百姓开垦无主荒地用作口粮地,所开垦的荒地持续耕种三年内减免赋税,五年后耕地归开垦农户所有。”
“同时各地都护府不得横加阻拦,必须大力扶持生丝种植,每个州府下达任务,以季度为节点所完成生丝数量纳入吏部评选……”
好一场酣畅淋漓的纸上谈兵。
若说刚得知太子要按照,宿川白城灾民回流的法子改换成生丝耕种,高林甫心里还猛地跳动了下。
但太子一番话下来。
他不禁冷笑。
以小谋大,不断蚕食?
年轻人有志向是好事,但都以为党派世家都是傻的么?
看不清他的真正意图?
帘子另一头,谢宁听完了太子的计划,脑袋轰地一声,他虽然没接触过这位太子殿下,但听声音像是个稳重的主,怎地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通商计划,就要明晃晃地去试探世家。
要去摸党派世家的低。
还是说这位看似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其实另有所图,方才提过的中州兵马才是他真正剑锋所指?
许赦之一直敛着眉眼。
太子的通商大计,许赦之看似参与,实际他当初将这个计划经过,詹事府谋士之口供到太子跟前,就已经做好了打算。
西北、安边、中州兵马,这三样没有一样当了三十年太子的赵奕不动心。
更何况还有一个足以令皇帝和太子都无法抵御诱惑的互市通商。
许赦之悠悠抬眸。
视线隔着数米与帘子之后的人相撞。
他们杨家俊上下三万余人,三万条冤魂没有一日不在他的耳边哭嚎。
生当戍边,死亦守土。
杨家军三万人不能白死。
他就是要这天下混成一团,他就是要彻底拿住大宴命脉,要让乾元帝有生之年不得不低头,昭告九州天下黎民,是他错了,是他乾元帝昏庸无道至使三万英魂背负千古骂名!
他要让乾元帝活着认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