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宁古塔城与阿勒楚喀要塞
眼魔的秋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4章 宁古塔城与阿勒楚喀要塞,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眼魔的秋波,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努尔哈赤又对范文程道:
“范先生,你怎么看?我记得六月,你是提出过冬季出兵的策略的。”
范文程忙出班拱手道:
“启禀大汗,臣当时是欠考虑了,刚才四贝勒的一席话,令臣茅塞顿开。”
“臣以为近十年内,咱们都不可再对永明镇用兵了。”
“嗯——”
努尔哈赤不甘地长叹一声,
“难道我们就要放任永明镇慢慢蚕食掉东海女真的毛皮、人参、鹿茸贸易吗?”
“还有东海女真的人口,难道咱们以后都不能再掳掠来,补充战损了吗?”
“慢慢蚕食——”
范文程敏锐地捕捉到了努尔哈赤话中这四个字,
“既然大汗也知道永明镇不可能很快就掌控整个东海女真之地,又何必操之过急呢?”
“要补充战损,咱们可以优先劫掠萨哈连乌拉中上游的北山女真。”
“永明镇的手再长,短期内也是很难伸到那些地方的。”
“甚至黑龙江下游的东海女真,未来几年内,咱们还是可以继续征讨的。”
“咱们远征永明镇存在后勤困难的问题,永明镇对咱们,又何尝不是呢?”
“所以与永明镇相比,东江镇才是肘腋之患,是我们应该尽快解决的麻烦。”
“至于永明镇,咱们可以先防备着,同时也可以试着谈一谈贸易合作。”
“即使占不到便宜,只要能从他们手里买到战略物资,就是值得的。”
“那范先生以为,咱们应该如何防备永明镇呢?”努尔哈赤又问道。
“可于宁古塔筑城一座,派重兵驻守,防备永明城向穆丹乌拉流域发展。”
范文程拱手道,
“此外,在阿勒楚喀河与松阿哩乌拉交汇之处也需筑城一座。”
“如此便可以保证咱们通往萨哈连乌拉的道路畅通无阻,不受威胁。”
“宁古塔”为满语,意为“六个”或“六部”,
相传与努尔哈赤的六祖有关,可能源于早期部落聚居的称谓。
历史上,宁古塔作为正式军事驻防城的建设始于清顺治年间。
顺治十年,清廷设立宁古塔昂邦章京,标志着宁古塔成为统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军政中心。
顺治十二年,清廷命梅勒章京沙尔虎达在牡丹江畔修筑宁古塔旧城,此为最早的宁古塔城址。
康熙五年,因旧城低洼易涝,迁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城区,此后成为长期的政治军事中心。
宁古塔的设立与清初巩固东北边疆、对抗沙俄扩张的战略密切相关。
它不仅是流放罪犯之地,更是东北北部的重要枢纽。
穆丹乌拉是牡丹江的原名,“牡丹”二字就是对“穆丹”的美化音译,“乌拉”是满语“江”的意思。
阿勒楚喀河即今天的阿什河,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境内,是松花江右岸的重要支流。
历史上,为加强吉林将军辖区的防御,清廷于雍正七年在阿勒楚喀河畔设立协领驻防,并开始修筑军事据点,此为阿勒楚喀要塞的雏形。
乾隆九年,升格为副都统驻防城,正式成为军事要塞,隶属吉林将军。
乾隆二十一年,修筑夯土城墙,设四门,形成完整的城防体系,驻军规模扩大。
如果努尔哈赤采纳了范文程的意见,则这两座城都会提前出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