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进可驰援抗金,退能守住贸易航道
眼魔的秋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5章 进可驰援抗金,退能守住贸易航道,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眼魔的秋波,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岛是官牧的季节性牧场,养着三四百头牛,都是用来繁殖的耕牛,金贵得很,不许杀来吃。”
“除了牧卒,就是些渔民,开春去捕青花鱼,秋天潜海采鲍鱼,也就二十来条小渔船,没什么威胁。”
“这么说,岛上基本是块荒地?”李国助眼里亮了亮。
“差不多。”
徐光启道,
“朝鲜有禁令,不许百姓在岛上过夜,怕有人私垦,所以只有牧卒临时住的石砌窝棚,还有渔民搭的几个草棚子。”
只是说到这里,他语气沉了沉,
“不过也有麻烦处,需得保留济州牧民登岛放牧的权利。”
“而且济州右营的水师每月会去巡两次,稽查私垦,不算完全脱得开监管。”
他顿了顿,又想起一事,
“牧卒说冬天北风一刮,浪能掀到两丈高,船难以靠岸,搞不好得封岛两三个月,那时候粮草接济就难了。”
“春天东南风大,东港的浪能拍碎崖石,也得小心。”
李国助却没太在意这些难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
“有两个好港湾,有水,能屯兵,还能控着黄海航道,总比在本岛被官府和三姓盯着强。”
“朝鲜巡哨勤些不怕,咱们把炮台筑在牛头峰上,真要动起手来,他们也未必敢轻易登岛。”
徐光启看着他眼里的盘算,知道这少年又动了心思。
牛岛的位置、断崖、双港、淡水,样样都合了抗金据点的刚需。
至于那些监管和巨浪的麻烦,在李国助眼里怕是都能想办法应付。
毕竟对眼下的永明镇来说,能找到一块相对自在,又能直扑抗金前线的地方,已经算是难得的机会了。
见李国助眉峰间那股子兴致越来越明,徐光启忍不住抬手抚了抚案上的茶盏,语气里添了几分郑重:
“我终究只是听牧卒闲话说的,真要定主意,还是得派几个精干的去实地看看。”
“比如那两个港湾的水深到底够不够停你的大船,卧洞泉的水量到了旱季够不够用,”
“断崖上的石头结不结实,能不能架炮,都得亲眼瞧过才算数。”
他顿了顿,又道,
“再者,若是真借了这离岛,往后再想开发济州本岛的土地,怕是更难了。”
“朝鲜本就防着外人占岛,你若在牛岛扎下根,他们只会把本岛看得更紧,”
“三姓家族也会借着防你扩张的由头,把官田、私田都攥得更死。”
“到时候想租块地试种作物,怕是比现在还难上三分。”
李国助却笑了笑,指尖在案上轻轻叩着:
“先生说的是,派人去查是该当的,这几日就让熟悉海况的弟兄驾着小船去探探。”
“至于本岛的土地……能到手自然最好,若是不能,有牛岛这处据点也不亏。”
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海天相接的地方,声音里带着股笃定,
“这岛北对黄海,往登莱、东江快便,往永明镇、日本、南洋的航线也顺,进可驰援抗金,退能守住贸易航道。”
“便是做个中转站,囤积粮械、修整船只,对永明镇也有长远的好处。”
“真要站稳了脚跟,将来再慢慢跟朝鲜磨本岛的土地,”
“车到山前必有路,总比卡在这儿动弹不得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