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付苍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3章 朝堂争论,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一笑付苍穹,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以工代赈这一策,确实大胆,

但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

如今灾情紧急,我们应当慎重考虑,

而不是一味地反对或支持。”

老臣一边说着,一边微微皱眉。

“你懂什么!这是国本之争,必须要有结果!”

“就是,祖宗之制不可违!”

“照你这么说,我们还当什么官?!定什么策?!直接回家养老去吧!”

“没错,政策只有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让我大华更上一层楼!”

“......”

“......”

两方大臣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

支持的大臣们面色涨红,激动地挥舞着手臂,试图说服对方;

反对的大臣们则气得吹胡子瞪眼,言辞愈发激烈。

整个朝堂仿佛变成了一个激烈交锋的战场。

宏武皇帝看着这混乱的场景,眉头紧紧皱起,心中烦闷不已。

他深知此事关乎重大,必须谨慎决断,

但大臣们如此争论不休,实在难以得出一个妥善的结论。

他眉头紧锁,手指不自觉地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

内心也在权衡着各方观点。

虽说他内心倾向于赞成以工代赈这一举措,

但他深知,身为一国之君,不能仅凭个人喜好做决断。

自己年纪尚轻,许多事情考虑得还不够周全,

必须广纳谏言,集众人之智慧,

才能选出真正利国利民的最佳方案。

这场激烈的讨论持续了一个多时辰,

时间在争论声中悄然流逝。

不知不觉已到午时,

众人在宫内匆匆用过简单的午饭后,

又马不停蹄地继续讨论。

可尽管大家争得面红耳赤,依旧没有得出一个定论。

就在这时,

宫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密集的马蹄声,

仿佛一阵疾风骤雨般迅速逼近皇宫。

一位信使神色匆匆,在宫外急切求见。

宏武皇帝听闻,

微微一愣,又是八百里加急!

随即立刻传旨,

命人将信使速速引入朝堂大殿。

在众位大臣好奇与疑惑的目光注视下,

信使一路小跑,气喘吁吁地进入大殿。

他单膝跪地,双手将河山县黄侍郎的奏折以及密信高高举起,

恭敬地呈递给皇帝。

“陛下,此乃河山县黄侍郎大人加急送来的奏折与密信。”

信使声音洪亮,打破了朝堂上短暂的沉默。

原本,

信使应先前往内阁呈交文书,

可今日内阁大臣皆齐聚皇宫与皇帝商讨要事,内阁无人值守。

无奈之下,信使只好当机立断,转道直奔皇宫。

不过,这样一来倒也节省了不少时间。

皇帝微微颔首,接过奏折,快速展开浏览。

只见他的目光在奏折上快速移动,表情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奏折的内容依旧是关于以工代赈之事,

不仅详细阐述了紫山县以工代赈的具体情况,

还表明河山县也希望能照此模式进行救灾,

同时还表达了黄侍郎对这一举措的坚定支持,以及对未来成效的期望……

与此同时,

黄侍郎在奏折中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皇帝认可与朝廷支持的强烈渴望,

希望能让这一政策毫无阻碍地完整实施下去。

他在奏折里这般写道:

“陛下,至于此政策最终成效究竟怎样,

臣以为,无论结果如何,必定会比当下的艰难处境要好上许多。

如今黄州之地的灾民,每日坐吃山空,

长此以往,局面恐将不堪设想。

与其这般消极等待,

倒不如毅然按照小侯爷和王县伯精心谋划的以工代赈方案推行下去。”

宏武皇帝逐字逐句读完奏折,心中已然有了几分思量。

紧接着,他怀着一丝急切,

迫不及待地打开黄侍郎寄来的密信。

信中,黄侍郎言辞恳切,几乎是在乞求皇帝准许他推行这一举措,

甚至不惜以个人名义为小侯爷和王县伯作保。

他写道:

“陛下,臣深知此事干系重大,与历朝历代的成规有所冲突。

然而,如今灾情如猛虎,肆虐无情,

百姓生死悬于一线,容不得片刻耽搁。

特殊时期,理当采取特殊之法。

与其坐视百姓受苦,不如全力支持此策,

或许能为黄州之地带来一线生机。”

同时,黄侍郎还在信中详细罗列了一些官员贪污腐败的行径,笔触犀利。

之前那三位涉及贪腐的县令、县丞、县尉,

此刻还关押在大牢之中,等候皇帝的发落,

这些情况也都巨细无遗地呈现在密报里。

宏武皇帝读完密信,心中已然明晰。

他轻轻合上密信,将其放在一旁,

随后缓缓拿起奏折,神色凝重,目光如炬般扫过殿下群臣。

朝堂之上,瞬间安静下来,

大臣们纷纷正襟危立,等待着皇帝的决断。

宏武皇帝清了清嗓子,语气沉稳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好了,诸位卿家,都莫要再争论了。

如今,河山县工部黄侍郎寄来的奏折,已将此事阐述得极为详尽。

这一政策意在拯救万民,即便最终未能达成预期的救民效果,

想来也不至于让局面变得更糟。

当下,咱们既不能眼睁睁看着灾民坐吃山空,一步步走向绝境,

也不能寄望于难民仅凭自身之力便能摆脱这水深火热的困境,这显然不切实际。

所以,朕意已决,

就按照小侯爷和王县伯所定的以工代赈方案执行。

至于最终结果如何,咱们不妨稍作等待,且看成效。”

说到此处,宏武皇帝微微一顿,

目光落在户部侍郎身上,温和却又严肃地说道:

“另外,李爱卿。”

户部侍郎心中一紧,

赶忙出列,整了整衣冠,

恭敬地躬身行礼,脸上满是庄重之色:

“臣在!”

“你身为户部侍郎,此次便亲自走一趟河山县和紫山县。

到了地方,务必仔细查看当地情况,

事无巨细,都要了解清楚。

回来之后,如实向朕详细禀告。

倘若在此期间遇到任何紧急问题,即刻通过八百里加急向朕奏报。”

宏武皇帝目光炯炯地看着他,眼神中既有信任,也有期望。

户部侍郎感受到皇帝的目光,

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毫不犹豫地大声回应:

“是,陛下!臣定不辱使命!”

声音坚定而洪亮,在朝堂上久久回荡。

宏武皇帝一锤定音,

所有大臣纷纷“唰”地一下跪地叩拜,

整齐划一地高呼:

“臣等领旨谢恩!”

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好了,你们都退下吧。

阁老们留下,朕还有其他事务要与你们商议。”

宏武皇帝神色平静地说道。

“是,陛下!”

其余大臣们恭敬地回应,随后小心翼翼地缓缓退出大殿。

他们心中各有所思,有的为终于做出决策而感到一丝欣慰,

有的则仍在担忧这一决策可能带来的后果。

唯独留下三位阁老,他们神色沉稳,

与宏武皇帝一同来到偏房。

三人心中明白,接下来还有更为重要的事务需要与皇帝深入商讨。

......

而此刻的紫山县和河山县,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在以工代赈政策的推动下,

每日都是一片繁忙景象。

那些平民难民们,曾经因长久遭受苦难,脸上满是麻木与绝望。

如今,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他们的表情渐渐有了变化。

曾经空洞无神的双眼,开始闪烁出一丝微光,

那麻木的面容上,逐渐被一种带着微微希望的神色所取代。

城墙上,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

正吃力地搬运着一块石头,准备用于城墙的建造。

他的脸上满是汗水,衣衫也被汗水湿透,

但他的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定。

旁边一个年轻后生见状,赶忙过来帮忙,急声说道:

“大爷,您歇会儿,我来搬。”

老者直起腰,用粗糙的手擦了擦脸上的汗,

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

“不碍事,孩子。

咱现在有活干,有盼头,这点累算啥。

以前啊,天天愁得睡不着,就怕没饭吃,

现在好了,有了这机会,可得好好干。”

后生听了,用力点了点头:

“嗯,大爷说得对,

只要咱们好好干,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是啊,这多亏了小侯爷和王县伯啊!”

“那是!所有人都说他们是菩萨转世!”

“哦,哈哈哈,是啊!活菩萨!”

......

在不远处,

一群人正热火朝天地修缮房屋。

一位中年妇女一边帮忙递着工具,

一边看着忙碌的众人,

心中感慨万千。

她暗自思忖:

“以前觉得这日子没个盼头,天天只知道哭。

现在大家一起干活,感觉像是有了主心骨,

说不定真能过上好日子呢。”

想到这儿,她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他们在以工代赈的政策下,

忙碌于城墙的建造、房屋的修缮、河道的疏通等各项工作之中,

仿佛在这辛勤的劳作里,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方向与动力,

不少人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

就是给家里放在堂屋中央案桌上的两个牌位烧香。

牌位上分别刻着是小侯爷和王县伯字样。

烧完香后,他们出来门外,

站在门口看向远处的眼睛更加明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军神出狱

梭罗果

原神,长枪依旧

八千里云海

领证才知道已婚,老婆是女魔头

DZ君

佣兵与冒险家

袁榛的鱼呀

龙魂传

几枝相思

傻子,嫂子漂亮吗

无骨凤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