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弘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4章 论功行赏,十年恩怨十年剑,戚弘毅,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哥,这……”赵子良心知虞庆之和乌云龙各有所长,留在军中,定能建功立业。

“可是,”赵子良对洛人豪道:“大哥,江湖凶险,身边岂能无将。”

“子良,你的武艺,比大哥如何?”洛人豪没有回答赵子良,反而问了他一个问题。

赵子良坦言:“子良逊于大哥。”

“哈哈哈……”

洛人豪大笑道:“当年我离家出走,孤身一人尚能在西南闯荡,如今又有何惧?反而是你,以诏安之身投身入军,根基浅,底子薄,必然难以服众。朝廷不比江湖,人情世故,制约颇多。你初入军中,需要人帮持辅佐,才能一路顺利。”

赵子良听洛人豪处处为自己考虑,鼻子一酸,竟落下泪来,一声“大哥”,紧紧抱住洛人豪。

洛人豪看赵子良作小儿态,拍着他的肩膀安慰:“兄弟,都是要做将军的人了,哭个什么劲儿?”

赵子良哭了良久,擦擦眼泪,叩拜大哥洛人豪。

数日之后,皇帝论功行赏,诏书传至西南:

御史于文正,诏安天道军,带府衙义军攻取平南城,功劳赫赫,加封太子少保;

监军蔡文华督军平叛,立首功,赏金银,加官职一品,晋爵三等;

雄关精骑副将高猛,斩杀敌将,赏金银,晋爵一等;

镇南城笔吏毛轩,有诏安守城之功,暂代原镇南城行政长官莫少雁之职;

镇南城守将叶枫,守城有功,擢升官职一等,调任平南城为将,总督西南防务;

赵向南将军之子赵子良,携诏安之天道军守城有功,斩将有功,特赦其罪,并许其承父基业,任镇南城守将;

原平南城守将钟跃,初从叛逆,念其有戴罪立功之举,官降一级,任平南城副将,留观后效;

锦衣项人尔,平叛有功,赏金银;

天道军首领洛人豪,平叛有功,特赦其罪,赏金银;

县令越涧,蒙御史于文正推举,可入京为官;

道不同、莫少雁、安永峰等文臣,阮峰、广秀等武将,为国尽节,赏其家眷,刻其功勋,传颂于民,以作表彰;

其余嘉赏,皆由御史于文正代朕行使。待西南事定,宣于文正进京述职,并押解逆贼朱昊祖尸体及朱大昌等反贼候审。

另,北地军报:胡人集结,似有所动,隆城失联。

命蔡文华监军雄关精骑,与副将高猛领军速回雄关,协助将军王鸷,防备胡人南下。

诏书念完,各有所赏。

边关告急,兵事不可耽搁,高猛即刻率领麾下骑兵北归雄关。

杨延朗听闻隆城失联,念及尚在隆城的李婶儿和江月儿,心中不安。

陈忘安慰道:“隆城自古便是军城,虽孤悬塞北,但城池坚固,民风彪悍,是朝廷对塞外的第一道屏障,不是那么容易攻克的。”

杨延朗仍然不安,道:“可若隆城不失,高将军为何匆匆而去。”

陈忘道:“隆城孤立,胡人可围而不打,绕道南下。雄关是京城门户,攻下雄关,便可直捣京师,自然是重中之重。”

于文正也捻着胡子,说道:“胡人南下,隆城失联也是常事。只要城池不失,胡人若敢越过隆城直接叩击雄关,定会被两面夹击。有史以来,隆城和雄关,就是胡人无论如何也啃不下来的两块硬骨头,是胡人的梦魇。”

有了这些话,杨延朗才稍稍放心。

可他心念李婶儿和江月儿,注定不能再与陈忘等人同行,定是要北归,去亲眼看看才能安心。

陈忘听闻此事,却劝说杨延朗不必焦虑。

若隆城果成孤城,纵然孤身前往,也无法越过胡人的重重围困;若李婶儿及江月儿能够逃脱,必经洛城南下。

不如先托白震山老爷子传书至洛城,使白虎堂弟子多加打听。

展燕念及自己家乃北地燕子门,在塞北颇有根基,于是主动请缨,传书至燕子门,也托人探听情况。

如此,杨延朗方才安心,答应暂时留下,等待北地传来的消息,再定行踪。

几日之后,待西南之事安定,于文正也押解朱大昌等囚犯北上还京。

囚车上,朱大昌看到陈忘,竟还大呼小叫,求他的“云兄”救他性命,全然不知自己被陈忘算计了。

又过了数日,塞北燕子门传来消息,说是数月之前,胡人以塞北四狼被抓为由袭扰边市,救出四狼之后,又突袭隆城,隆城新任守将翟功禄贪生怕死,未战先逃,城中百姓妇孺也随之逃走不少,只是不知为何,隆城男性却无一出走。

更加奇怪的是,虽然城内守军大都已随翟功禄逃走,隆城似乎也并没有失守,日日听闻胡人在城下进攻。

可惜隆城已成孤城,陷于重围之中,除了第一波逃走的以外,再无一人突出重围,故失了消息。

信的最后,展燕母亲还特意强调,要展燕尽快回家,少在中原“野”,否则,便要亲自来中原“揪”她回去。

若在平时,杨延朗早就开起展燕的玩笑了,可如今娘与妹妹江月儿生死未卜,他心中担忧,又如何有此心情。

不久以后,洛城也有白虎堂消息传来,说数日之前,有一大波官军自北向南逃窜,途径洛城,又向东行,似乎要入京城。

其后,跟着逃难的妇孺百姓,白虎堂筹粮赈济,还真碰着一带着年轻姑娘的老婶子,向白虎堂打听杨延朗下落,一番攀扯,果然是李婶儿和江月儿二人。

李婶儿听闻杨延朗一行人南下寻归云山庄去了,恐山高路远,匆匆追赶,难以跟上,故随着难民东去,并委托白芷姑娘,若能联系到杨延朗,便告知他,自己在墨堡附近投亲去了,日后可于此地,找一户“墨”姓人家,便在此处汇合。

得知二人无恙,杨延朗心中稍安,只不知自己在墨堡还有什么亲戚?

“墨”姓稀有,不禁让杨延朗联想到西南竹林中遇到的老头子“墨隐”来,想起那人看到自己的种种怪异,难不成真和自己有些关系?

思绪纷乱,难以理清,不过既知二人已安全离开隆城,便不再想北归之事。

西南既定,众人不宜久留,自寻了方向,便要各奔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

异世战争我直接机械降神

玖玖里

宦海沉浮:从教师到公仆

我就是个摸鱼的

娱乐,综艺之旅

一天七夜

重回七零,作精小知青赖上我

超爱卷心菜

重生九零:踹翻极品后我逆袭暴富

云沐晴

词遇君心

沈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