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和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7章 方糖的心思,禁卫军,哈拉和林,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算了,算了,就当我没问。”李香举手投降,马上又捡起桌上的文件,说道:“我去找司令签字,不陪你了。”
孙婉儿只看到封面上“谈判计划”的标题,然后认真地告诉李香:“他(戈辉)今天没来,还来不来我不知道,去哪里了我也不清楚。”
李香愣了一下,把文件随手扔回办公桌上,无奈地走到办公桌后面坐下,两只手支在下巴上,大眼睛眨呀眨地看着孙婉儿,自己坦言:“我有点想他(宁远)了,想和他一边聊天,一边吃工作餐。”
当李香在想男人的时候,小护士方糖也在想男人,经过一夜的时想时不想的纠结之后,她确定自己脑子里确实有赵小妹哥哥那张憨憨的表情。
上午八点半,夜班和白班交班的时间。
赵小妹和方糖迅速的交接工作,笔记上的记录,逐条确认,划勾,最后一笔一画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当赵小妹和方糖走出医院正门的时候,赵大山已经等候在一辆棕色的宝马明志轿车旁边。
“这里”赵大山向赵小妹和方糖招手。
“哥”赵小妹拉着方糖向赵大山跑过去,撒娇道:“我早就饿啦!肚子咕咕叫呢!”
“上车吧!娘在里面呢!”赵大山笑着拉开后排的车门,推着赵小妹的后背将其推进车里,转身又对方糖说道:“方糖,你也上车,昨天说好的,请你吃饭。”并做出请上车的手势。
看到赵大山的娘也在车上,方糖觉得今天不合适,于是拒绝道:“谢谢,但我还有事,真的去不了。”
“小糖块,你能有什么事,我还不知道你。”赵小妹说着从车里钻出来,拉住方糖往车上拽:“你今天不去也得去,你家的小侄子又不是没你不行,你可千万别拿看孩子当借口。”
“我真有事,确实去不了,改日可以。”方糖坚持道。
“吃早饭不耽误时间,过后我开车送你过去。”赵大山说道。
“上去”赵小妹硬是把方糖推进了车里,然后自己钻进去,迅速拉上车门,和娘一起把方糖挤在了中间。
赵大山从后面绕过去,坐回驾驶席,说道:“听说添香楼的早点非常好吃,我们去那儿。”说着发动汽车,排出一堆黑烟,驶离医院门口。
纪小年看着越来越远的宝马轿车,扭头对一人一个孩子的姐姐、姐夫说道:“我们也走吧!”
纪小燕没动,十分肯定地说道:“我敢肯定,那个憨脸男的,肯定是那个小护士的亲戚。”
“她(赵小妹)哥哥?”王大志猜测道。
纪小燕点头又摇头分析道:“很有可能,但肯定不是亲哥哥,因为差别太大了,一个是小仙女,一个那么憨,明显不是一个娘的。”然后用肩膀撞了一下纪小年:“总之,小弟你是有机会的,咱家就是穷点,其它咱不差啥。”
“放心小舅子,姐夫已经拿到卖香烟的许可了,这几天就可以摆上货架,等赚了钱,姐夫给你买个车,娶个媳妇还不简单。”王大志拍胸脯道。
“咱们先回家吧!我去叫两个黄包车(不是两轮的人力车,是人力三轮车,就是你们理解的链条传动的三轮车)。纪小年说着向停在不远处的黄包车夫招手。
黄包车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前身叫“东洋车”,又称人力车,约1870年日本人先开始的。同治12年(1873年),法国人米拉看到了黄包车的便利,拟从日本购进,并向法租界公董局呈报了“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的计划。米拉申请了十年专利经营。后经法租界公董局与公共租界工部局协商,同意由两局发放人力车执照,并批准路程价格,还要求必须漆成黄色。次年1月,黄包车从日本输入上海。因从日本输入,故当时沪人又称之为东洋车。
朝阳自行车厂投产后(1903年),除了制造飞鸟牌自行车外,又根据戈辉提出的设计方案,制造了专门用于廉价客运的人力三轮车。受上海黄包车的启发,同样漆成了黄色,同样命名为黄包车。特区交通总局公共交通服务司专门制定了私营规范,计程价格,发放人力客运三轮车运营执照。
三辆黄包车载着三个大人和两个昨夜刚刚出生的婴儿离开了人民医院。
半个多小时后,来到朝阳东郊的移民临时安置第15区,在一处院门前停下。
纪小年支付了车费,黄包车上有纯机械的滚轮计程器,公共交通服务司统一安装的,年检加不定期抽查,童叟无欺,公平公正。
“小年,你看那里。”纪小燕抱着孩子,用下巴指了指更远的地方,那里有很多人。
纪小年看过去,的确有很多人,有穿黑色西服的特勤,还有穿明黄色马褂斜挎腰刀的。再往后一排龙旗荣耀,还有一辆身腰很长的轿车,肯定是龙旗盛世。应该是皇帝来了,那么总督大人应该也在。
确实,光绪皇帝来了,戈辉陪同,载涛、张百熙、那桐、铁良随行。
“这里是移民临时安置第15区,住着3000户。朝阳近郊目前有36个移民临时安置区,都是3000户的标准,还有20个正在建设的安置区。”戈辉指着眼前的一大片居民区介绍道:“这些砖混结构、两坡、连体的房子,每一排100户,阳面和阴面各50户,每户50平米,一个五口之家,勉强够用,出门在外,也不能太挑。”
“你不可能让他们白住吧?”协理大臣那桐问道:“这些有砖有瓦的房子,应该不便宜吧?”
“这是临时安置房,第一年每月房租500文,第二、三年每月1000文,第四、五年每月2000文,最长只能住五年,必须搬离。”戈辉解释道:“目前居住时间最长的也不过是三年未满。”
“每月2000文是不是太多了?那些移民能拿的出每月2000文的房租吗?如果每月能拿出2000文,他们何至于跑到这里讨生活啊。”户部尚书张百熙不解道。
“特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每月3000文,绝大部分人每月能拿到5000文,所以支付房租不是问题。”戈辉解释道。
“最低3000文,绝大部分5000文,有这么多吗?”张百熙震惊道:“工资这么高,那些开厂开店的愿意给吗?”
“不愿意给,就滚蛋,滚之前,按照每月最低3000文,补清工资,另外再赔偿3个月的工资,作为失业赔偿,最后必须缴清特区政府的超高额罚款和减免的税款。”戈辉毫不客气地说道。
“要是没钱呢,死活不给呢?”铁良不服气道。
“劳役10年,敢逃跑,直接枪毙,逃跑成功,全大清国追杀。”戈辉一脸淡然道:“英国三兄弟的事儿,还记得吧!跑到天涯海角都得给我回来还钱。”
铁良惊得合不上嘴,肚子里很多话,一时间不知道先说哪句好。
“你这条件这么苛刻,外地的有钱人愿意来这里做生意吗?”张百熙又问。
“全大清国找不到比这里营商环境更好的,公平公正一视同仁,这里有更多的商机,产品畅销整个大清国。这还只是现在,明年,后年,还会更好,等朝锦铁路通车,朝锦高速路通车,更是好上加好,成倍的好。他们只要不傻,只要想赚更多的钱,只能来这里。”戈辉十分得意地说道:“特区财政直属的工矿企业,平均工资都在7000文以上,2000文的房租虽然多,但也不是不承受。”
光绪皇帝用难以置信地目光看着戈辉,忍不住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朝廷怎么样才能做到?”
“我其实没做什么,只是给他们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给他们赚钱的政策,为他们拓展更多的赚钱机会。我收他们的税,发展特区经济,他们搭乘特区发展的快车赚自己的钱,我们互相成就。”戈辉解释道:“这就是鱼和水的关系,特区是水,他们是鱼,水可以养鱼,因为有鱼,水质才能更好,不会变成臭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