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章 三峡移民局的日与夜,四合院局外人,高夫,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六月的太阳毒辣辣地挂在头顶,肖承功的衬衫后背已经湿透。他站在云阳县高阳镇的临时安置点,看着眼前争吵的人群,眉头紧锁。
\"凭什么让我们去湖北?我祖祖辈辈都是渝州人!\"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挥舞着移民安置通知书,声音嘶哑。
\"就是!去了外地谁认得我们?孩子上学怎么办?\"抱着婴儿的妇女红着眼眶附和。
这是肖承功调研的第七个安置点,也是矛盾最突出的异地安置区。按照规划,高阳镇将有三千多居民迁往湖北荆州的新农村。
\"乡亲们,听我说。\"肖承功站上临时搭建的木台,接过喇叭,\"我知道大家有顾虑,我今天就是来解决问题的。\"
人群安静了些,但眼神依然充满怀疑。
\"先说说补偿标准。\"肖承功翻开随身携带的文件,\"异地安置户除正常补偿外,每人额外增加五千元安家费,孩子转学由教育局专人对接...\"
\"钱能买来家乡吗?\"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质问。说话的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我在镇上中学教书十年了,去了湖北还能当老师吗?\"
肖承功记下这个问题:\"您贵姓?\"
\"免贵姓李,李明。\"年轻人有些意外于肖承功的认真态度。
\"李老师,教育局正在与湖北方面协商教师资格互认。\"肖承功示意秘书记录,\"我向您保证,最迟下周一给您明确答复。\"
这个具体的承诺让气氛缓和了些。肖承功趁机邀请几位代表到临时办公室详谈。
办公室里,风扇吱呀呀地转着,却驱不散夏日的闷热。肖承功给每人倒了杯凉茶,然后拿出笔记本:\"一个一个说,我记下来。\"
\"肖局长,不是我们不配合。\"六十多岁的王婆婆抹着眼泪,\"我老伴儿埋在后山,这一走,清明谁给他上坟啊?\"
肖承功笔尖一顿:\"王婆婆,我们正在规划'乡愁记忆馆',可以保存老照片、家谱,甚至迁坟...\"
\"那能一样吗?\"老人摇头,\"你们年轻人不懂。\"
沉默片刻,肖承功突然问:\"您老伴生前最爱吃什么?\"
\"啊?\"王婆婆一愣,\"他啊,最爱我做的霉豆腐...\"
\"这样好不好,\"肖承功认真地说,\"我们安排人把您做霉豆腐的过程拍下来,连同您和老伴的合影,一起放在记忆馆。您还可以写封信给他,我们帮您埋在老屋地基下。\"
老人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缓缓点头。
谈话持续到深夜。送走最后一位群众,肖承功揉着太阳穴,对秘书说:\"通知各县移民办,立即统计类似王婆婆这样的特殊情况,一户一策解决。\"
次日清晨,肖承功来到码头,准备乘船前往下一个调研点。突然,一个瘦小的身影冲过来拦住他。
\"领导,求您看看我儿子!\"是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怀里抱着个面色苍白的小男孩。
原来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定期去主城医院治疗。妇女担心异地安置后就医不便。
肖承功当即联系了市卫生局,协调建立了\"移民医疗绿色通道\",确保特殊病患不受搬迁影响。看着妇女千恩万谢地离开,他心情沉重——这样的个案还有多少?
调研的第十天,肖承功来到奉节县最偏远的安坪乡。这里将整体搬迁至山东寿光,从事蔬菜种植。
\"听说山东冷得很,我们这些南方人受得了吗?\"村民们围着肖承功七嘴八舌。
\"乡亲们,我特意请了寿光的同志来。\"肖承功招呼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上前,\"这位是寿光农业局的张科长,请他给大家介绍情况。\"
张科长用带着山东口音的普通话,详细讲解了寿光的气候、住房条件和就业安排,还播放了当地视频。
看到现代化的蔬菜大棚和整齐的安置房,村民们的表情渐渐松动。
\"去了真能分到大棚?\"有人问。
\"不仅能分到,还有技术员手把手教。\"张科长笑道,\"我们那儿的菜农,年收入比这里高三四倍哩!\"
这个实实在在的数字引起一阵骚动。肖承功趁热打铁:\"下个月组织大家免费去寿光考察,眼见为实!\"
离开安坪乡时,肖承功的越野车陷在泥泞中动弹不得。几个村民二话不说,扛来木板垫在车轮下,又合力推车。
\"小心点!\"肖承功赶紧下车帮忙。
\"肖局长别沾手,脏!\"领头的汉子憨厚地笑着,\"您为我们跑前跑后,这点小事算啥?\"
车脱困后,肖承功坚持要付报酬,村民们死活不收。最后他只好记下几个孩子的名字,承诺帮他们联系山东的好学校。
回程路上,秘书小周感叹:\"群众其实很朴实,只要真心为他们着想...\"
\"是啊。\"肖承功望着窗外连绵的青山,\"所以我们更要把工作做细,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六月底,肖承功带着厚达三百页的调研报告回到市里。
报告中不仅有问题分析,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建立\"移民服务直通车\"制度,每个安置点派驻专职联络员;开设\"乡音热线\",让异乡移民能听到家乡话;组织\"老乡会\",帮助适应新环境...
汇报会上,有领导质疑:\"这么细的方案,执行起来成本太高了吧?\"
肖承功平静回应:\"移民为国家建设做出牺牲,我们多花点钱、多费点心,不应该吗?\"
会议室鸦雀无声。最终,方案获得原则性通过。
散会后,副市长留下肖承功:\"小肖,你知道为什么派你去啃这块硬骨头吗?\"
肖承功摇头。
\"因为你有颗赤子之心。\"副市长拍拍他肩膀,\"记住,无论遇到多大阻力,都不要丢掉这份对群众的真心。\"
走出政府大楼,夜空中繁星点点。肖承功想起父亲的话——扛着红旗领着路。红旗是信仰,路在脚下。百万移民的大迁徙才刚刚开始,而他,已经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