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东来黄貔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0章 《刘亮采》,这个聊斋笑死人,紫气东来黄貔貅,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日,胡老头又来蹭饭,神色却不似往日轻松,带着几分郑重。“老弟啊,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我大限将至,准备去投胎转世了。”
刘翁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抓着酒杯的手紧了紧,眼圈有点红。“老哥,你这……怎么这么突然?我还想着咱俩能一直喝到老掉牙呢。”
胡老头摆摆手。“别介,生老病死,天道轮回。我寻思着,与其投到不相干的人家,不如给你当儿子得了,也算全了咱们这辈子的兄弟情分,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刘翁惊得筷子“啪嗒”一声掉在桌上。“啥?你给我当儿子?这辈分……岂不是全乱套了?”
胡老头哈哈一笑:“嗨,各论各的,我转世了就不记得这茬了,你平白得个儿子,占便宜了还卖乖!”
刘翁一琢磨,好像是这么个理。有个知根知底的“儿子”,总比没有强。
没过多久,刘翁一晚做了个清晰的梦,梦见胡老头眉开眼笑地对他招手:“老弟,我来报道啦!”醒来一摸,他老婆的肚子就悄没声息地鼓起来了。
十月怀胎,瓜熟蒂落,果然生了个大胖小子。这小子,就是刘亮采。
刘亮采从小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个子不高,一双眼睛却总像含着笑,滴溜溜地转,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说话更是早慧,三岁就能把村口最爱嚼舌根的王大妈说得面红耳赤,五岁就能在饭桌上把他爹刘翁哄得眉开眼笑,赏他一块肥肉。蔫儿坏蔫儿坏的,村里同龄的孩子王见了他都得绕道走,生怕被他不动声色地算计了去,活脱脱一个小号胡老头。
长大后,更是不得了,万历壬辰年,也不知走了什么运,稀里糊涂就考中了进士。放榜那天,他爹刘翁揣着手,在榜下瞅了半天,嘴巴张得能塞进个鸡蛋:“这小子,真随了他那个狐狸干爹,净整些意想不到的幺蛾子。”
刘亮采当了官,官声却不坏,为人仗义得很,谁有困难只要开口,他都乐意伸手拉一把,人称“及时雨刘郎”。
秦、楚、燕、赵各地的客商、落魄书生、江湖好汉,听说了他的名头,都跟闻着腥的猫似的,跑来投奔。他家门口,愣是给挤成了个热闹非凡的集贸市场。卖炊饼的刚支起摊子,热气腾腾的香味就飘出老远;那厢卖跌打酒的汉子正唾沫横飞地吹嘘自家药酒的灵验;说书先生惊堂木一拍,四周便静下来,只听他讲些江湖奇闻;耍猴的更是卖力,锣鼓家伙敲得震天响,引得孩童阵阵欢呼。乌泱泱一片,人声鼎沸,烟火气十足。
刘亮采每天从衙门回家,离老远就得扯着嗓子高喊:“让让,让让,本官KpI还没完成呢,别耽误我回家抱孩子,顺便给我留碗羊肉汤!”
他老婆对此早习以为常,只是偶尔会嘟囔一句:“嫁鸡随鸡,嫁狐狸……我算是认了,就是这家里的米缸下得太快。”
刘亮采摸着自己那依旧不太茂盛的胡须,嘿嘿一笑。“这叫人气,懂不懂?我爹当年愁没儿子,现在儿子有了,孙子辈的KpI也得提前规划起来,争取早日超额完成任务!”
南山那头,偶尔还会传来几声悠长的狐狸叫。似乎在说:“这小子,比我当年还能折腾,不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