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与忠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1章 玩起了心眼,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荣耀与忠诚,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果能选的话,伯氏不可能离开晋国投奔楚国。他们是因为郤氏发生内乱,郤锜和郤至有灭掉伯氏的决心,迫使伯氏开始逃亡,无奈之下投奔到了楚国。

蒍以邓将伯氏投奔到楚国的时间记得很清楚,当时是晋国在争霸中陷入颓势,尤其是晋厉公各种胡作非为,以晋厉公的年纪,可能让晋国乱上三四十年;晋国衰弱下去,可不就等于楚国变得强横吗?伯氏投奔到楚国,碰到了楚国的好时候。谁能想到晋厉公会被弑,晋国短短几年重新崛起了呢?

天下人更不会料到楚国的都城会被晋军攻克,导致了楚国的亡国。

那么,要是伯氏仍旧是晋国卿位家族的一员,伯州犁用得着心神不宁外加无比惶恐的来思考后路吗?伯州犁听到攻陷楚国都城的消息之后,他不止会像其余晋人那般欣喜若狂,整个伯氏也可以获得相关的战争红利。

晋军是在楚国君臣没有意料到的情况下攻克“郢”的。等于说,楚国并未将存在“郢”城内的积蓄转移走。

楚国的疆域面积很大,他们真正在乎的区域有两处,用心经营的地方只有一处。

楚国在于哪两个区域?其实是都城以及“方城”以西。

所谓的“方城”就是楚国的建造用来御敌的长城,并不是一座城池。

而在“方城”后面,有着楚国最多的城池,数量之多加起来远超楚国的其它区域。

当然是“方城”后方地理优越,在当时最为适合用来开展农耕,更可以允许建立那么多城池。

城池多了代表着什么?意味着人口稠密。农耕条件不好,以春秋时期的条件,不可能一直从外面运粮。

只看发展的情况,楚国对“方城”以西的重视程度要超过“郢”的都城圈。

这体现在“郢”周边没有多少城池,农耕的开垦面积也是相当有限。

只是吧?作为一国的都城,仅仅是达官贵人较为集中这一点,注定会集中全国最多的有形资产。

晋军攻占“郢”之后,缴获之多超乎想象,仅仅是兵器和防具就多达七万,财货的缴获数量亦是异常夸张。

这么说吧?晋军在“郢”缴获的粮食,足够十万大军放开吃,吃三年都不一定能吃得完。

所以,楚国都城的失陷,不止是意味着楚国亡了一次,他们数百年积累的多数财富也落到了晋军手中。

有了那种收获的智罃最为激动。

钱财不一定能够买到所有东西,可是没有钱财就什么都买不到。

晋军在“郢”取得了那样的收获,作为主将的郤至可以分到四成,智罃和士鲂去分一成的各自半成。

要是按照原本的规则,剩下的五成要分四成给晋君周,另外那一成让参战的将士去分。

郤至可不愿意给晋君周分四成,他分到的四成不变,给智罃和士鲂各分一成,留出其中一成分给参战的将士,剩下三成给楼令这位好哥们,一点都不想漏给晋君周。

那是郤至的想法,智罃和士鲂没有反对,能不能通过只等楼令拍板了。

总之……,要是晋军将缴获运走,哪怕是最后晋军主动撤离出境,即便这一战楚军伤亡不大,楚国也是落得一个在财货上损失惨重的下场。

在“鸠兹”的楚军约是三万,还不用晋国中军将和吴国之君拿自己的信誉进行欺骗。

所以,蒍以邓和伯州犁已经完全相信“郢”遭到晋军的攻克。

其实……,作为贵族的楚人都相信吴君寿梦和楼令的联合宣告,只是他们要假装不信的模样,免得麾下立刻给心理崩溃了。

对“鸠兹”的楚军来说,突围那是一定要突围的,只是在突围之后,要不要赶往“郢”就很值得思量了。

离开“鸠兹”在向“郢”进发的楼令所部,他们并不是全速向西推进。

楼令在子庚率领楚军主力从“梅里”撤退后的二十多天才抵达“鸠兹”,等晋吴联军抵达“鸠兹”,子庚已经率军离开将近十天。

那意味着什么?

子庚可能在向“郢”急赶,他们领先了差不多十天,后续出发的晋军很难追得上。

也能够是子庚不那么着急向“郢”赶,他们在合适的地点设下埋伏,等着楼令率军过来掉入陷阱。

楼令的选择是,要求吴国水军协助,率军在“鸠兹”附近再次渡河,大军来到大江北岸。

选择再次渡河固然消耗了五天的时间,可是一旦遭遇楚军,晋军打不赢也可以突围撤军,总好过在大江南岸被困住。

别说是只消耗五天,更多的时间消耗也会让楼令乐意。

或者说,统率晋军的将领脑子没坏,不可能长久待在大江南岸,等着楚国水军来切断他们的后路。

在那期间,大概是楚军的指挥系统陷入混乱,楚国的水军仍旧没有出现。

“子庚所部的行军速度非常快,最后一次接到汇报是途经巢国对面的大江南岸,现在应该已经过彭泽了吧。”楼令哪可能不派人紧盯着呢?

这个彭泽不是城池,地点就是在现代的彭泽附近,只是目前当地有着面积很大的无名湖泊,在湖泊周边布满了湿地。

狐雍比较困惑地说道:“中军佐与上军将不是让您别去吗?怎么……”

是啊,郤至和智罃在信件中写得很清楚,让楼令就别去“郢”了。

楼令知道郤至和智罃什么意思,可是他俩显得过于天真了。

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不管楼令有没有到现场,该粘上的屎尿一滴都别想少。

毕竟,楼令是晋国的中军将,还是他下达了偷袭“郢”的命令。

如果晋军的行动取得成功,应得的荣誉不会从楼令头上被摘掉。

同理,晋军在征战期间干了什么,该承担的罪过和骂名,一样会让楼令躲无可躲。

正是因为出了那么大的事情,所以楼令更加应该到场,免得事态进一步恶化下去。

事实上,身份到了一定的高度,很多事情根本就避不开。

所以了,只会躲在暗地里耍阴谋诡计的人,通常一旦曝光的话,很快就会像是阴影那般被阳光所驱散,简单来概括就是:见光死!

而能够爬上高位的人,最为起码就是不能有太多的黑点,并且还要能够扛得住事。

楼令随军向西的推进速度很平均,每天走上七十里的路程。

他们能够有那样的速度,得益于郤至所部西进期间开辟或维护了原本的道路。

其实,每一天能够走多少里的路程,真的就是取决于道路的状况。

有现成的通道,地形十分的平坦,一天走个百来里不会成问题。

要是变成爬山涉水,一天只走两三里地也不算太慢。

从地图上看,这个地点与那个地点只相隔几十里,真正走起来却是走了个几百里,简单就是因为无法走直线啊。

楼令率军来到巢国地界。

“这是巢国第几次被灭了?”狐雍总觉得有些搞笑。

大概是两年前,吴国灭了巢国一次,郤至西进期间第二次灭掉巢国,轮到楼令过来把巢国灭了第三次。

历经三次灭国的巢国,有多少公族幸存已经变得一点都不重要,他们举国上下只剩不足五百人,等再一次复国之后,国君也就是一个村长。

楚国给巢国的复国并不讲究,尤其是第二次帮巢国复国的时候,简单就是巢国哪一个公族率先前去拜访孙安,那人便是巢国的新君了。

孙安一点都不在乎正牌的巢国之君被晋军俘虏,更没有闲功夫给不到五百的巢人选什么样的国君,匆匆忙忙复立巢国就率军离开。

楼令等人并未在巢国过多逗留。

等他们出巢国的地界两百里开外,回援的子庚所部已经抵近到“柏举”百里之内。

楼令收到关于子庚所部的最后消息,里面指出楚国大批水军出现,子庚所部在靠近云梦泽的地带渡江来到北岸。

在当时,楼令所部与子庚所部的相隔距离大概是三百八十里。

不到四百里的路程?当地是平原的地形,只要楼令愿意追赶,完全可以趁子庚所部在渡河给追上。

毕竟,子庚所部可是有个七八万,渡河作业怎么都需要耗时十天左右。

十天啊?赶一些一天走个百里,楼令所部四天左右就能够抵达楚军的渡河地点了。

“我们无法与中军佐即时通讯,通讯延迟超过十二天。”楼令知道有对子庚所部半渡而击的机会,只是风险有点大。

所谓的风险是,郤至通知楼令的一个消息,先前有一支大约三万的楚军从“郢”离开,楼令派出去的人手并未查找到那一支三万楚军的动向。

深入楚国腹地,失去对一支三万楚军的行踪掌握,便是最大的风险。

“只要楚军肯正面交锋,我们完全有能力正面击败他们。”狐雍说道。

消灭子庚所部对晋国来说重要吗?事关晋国接下来有没有可能长期占领“郢”,以及夺占更多的城池与土地,当然会显得很重要。

哪怕是晋国没有占领“郢”和夺占楚国更多疆域的想法,歼灭或重创子庚所部,一样对晋国显得无比重要。

可是……,一旦楼令这一支部队完蛋,他本人也跟着完蛋,对晋国可能会出现颠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当库管遇到的邪乎事

苏世独立啊

契约系统是我小弟

妈屿岛的季老祖

废材老祖请留步

微风八面的秋风

困影之渊:绝境求生探秘录

顽皮老子

神仙不仙

徐生米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洪崖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