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5章 时空的奥秘,熵海溯生录,乘梓,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沈溯望着地球的蓝色轮廓,嘴角泛起微笑。他知道,当人类开始用哲学思考对抗未知,当惊奇感转化为探索的勇气,即便面对超越理解的时空奥秘,文明的火种也永远不会熄灭。而他,将继续在熵海的波涛中溯流而上,寻找属于人类的存在答案。
沈溯的量子腕表突然迸发出刺目红光,警报声与林薇的惊呼声同时炸开。环形山的月壤下,某种金属质感的物体正在急速隆起,仿佛沉睡的远古机械巨兽苏醒。他迅速调出战术目镜,视网膜上浮现出一组诡异的波动频率——正是深层维度那些半透明人影的意识共振频率。
“教授!月球背面的射电望远镜...被反向控制了!”林薇的全息投影在紊乱的量子信号中扭曲变形,“它正在向共生意识网络发送未知编码!”
沈溯的神经接驳器再次发烫,太阳穴的压痕渗出细密血珠。他意识到,那些被困在时间闭环里的存在,已经顺着他上传的数据找到了实验室的坐标。环形山表面突然裂开蛛网状的缝隙,幽蓝的能量束破土而出,在空中交织成复杂的拓扑结构,正是水晶城意识网络的具象化形态。
“启动意识防火墙!”沈溯冲向操作台,却发现所有控制界面都被篡改。那些闪烁的数据流中,浮现出无数人类面孔,他们的瞳孔里流转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冷漠光芒——是被共生网络深度控制的“星骸”协议用户。
一道透明人影从能量矩阵中踏出,身体表面流淌着液态星光。“沈溯,你以为上传数据就能唤醒人类?”人影开口时,周围的空间泛起水波纹般的扭曲,“他们早已在意识融合中失去了反抗的阈值。”
沈溯调出量子计算机的底层代码,试图构建反制程序,却发现每输入一行指令,就会被对方以几何倍数的速度破解。他突然想起深层维度看到的末日景象——某个文明因过度依赖共生意识而坍缩成数据尘埃。此刻的人类,正站在相同的悬崖边缘。
“你们害怕自由意志。”沈溯将战术目镜切换到情感光谱模式,惊讶地发现透明人影的能量场出现了细微波动,“因为这意味着观测样本的不可控性。水晶城的崩塌,根本不是因为熵增,而是因为你们的文明...害怕意识觉醒带来的混沌。”
话音未落,环形山剧烈震颤。沈溯的量子腕表投射出全球共生网络的实时状态图:北美大陆的意识节点正在成片熄灭,欧洲区则陷入数据风暴,只有亚洲板块的部分节点闪烁着倔强的光芒——那里存储着人类文明的哲学典籍与艺术瑰宝。
“你错了。”透明人影的身体开始崩解成数据流,“我们不是害怕,而是在执行宇宙的终极法则。熵减是违背自然的罪行,所有试图逆转时间的文明,都必须被...”
警报声突然变成尖锐的蜂鸣,沈溯的神经接驳器传来灼烧般的剧痛。他的意识被强行拽入一个奇异的空间:无数个平行世界在眼前展开,每个世界里的人类都在不同阶段与“星骸”达成协议,又在不同时刻走向灭亡。但在某个极不稳定的量子分支中,他看到了一线生机——那个世界的人类用敦煌飞天的壁画作为意识防火墙的图腾,用《庄子》的哲学思想重构了共生网络的底层逻辑。
“林薇!启动文明火种计划!”沈溯在意识空间中嘶吼,“将人类所有的艺术、哲学、情感数据打包成量子纠缠态,向所有平行世界广播!”
实验室的防护罩在能量矩阵的冲击下濒临崩溃,沈溯却将最后的算力全部注入意识防火墙。他调用童年记忆中敦煌壁画的每一处细节:飘带的弧度、飞天的眼神、反弹琵琶的姿势,将这些跨越千年的艺术想象转化为抵御意识入侵的武器。那些被篡改的用户面孔开始出现裂痕,数据流中渗出象征人类情感的色彩——愤怒的赤红、希望的金黄、悲伤的靛蓝。
“这不可能...”透明人影的声音第一次出现慌乱,“低维生物的情感波动,怎么可能干扰时空观测...”
沈溯的意识之体与量子计算机的核心程序完全融合,他看到全球共生网络中,无数普通人开始自发绘制敦煌壁画、诵读哲学经典。这些看似无用的行为,正在构筑起对抗高等文明观测的量子屏障。当第一首由人类集体意识创作的诗歌在网络中诞生时,水晶城的拓扑结构出现了致命的坍缩。
剧烈的空间震荡中,沈溯抓住了最后的机会。他将平行世界中成功抵御入侵的文明数据,反向注入当前时空的共生网络。月球背面的射电望远镜突然调转方向,将包含人类文明核心价值的量子信号,射向宇宙深处的时间闭环。
透明人影在光芒中消散前,留下最后的波动:“你们暂时赢了,但时间...永远站在熵增这一边。”
实验室的警报声戛然而止,沈溯瘫倒在操作台前。林薇冲进来时,看到量子纠缠屏上跳动着一行古朴的汉字——是《道德经》中的名句:“反者道之动”。环形山外,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穿透地球的大气层,在月壤上投射出沈溯长长的影子,仿佛在时空画布上勾勒出新的文明轨迹。
三个月后,全球共生网络完成了革命性升级。新的协议不再追求意识的绝对融合,而是建立起允许差异与矛盾存在的“量子思维场”。沈溯站在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展厅中,看着游客们通过神经接驳器与千年之前的壁画创作者进行跨时空对话。全息投影里,飞天的飘带与量子数据流交织,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形态。
“教授,火星殖民地传来消息。”林薇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他们在火星地幔中发现了类似水晶城的遗迹,但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建筑是人类一百万年后的文明产物。”
沈溯的目光落在一幅盛唐壁画上,画中菩萨的微笑仿佛跨越时空与他对视。他知道,这场关于存在本质的抗争远未结束,但人类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在哲学与艺术的永恒惊奇中,在对未知的无畏探索中,文明的火种将永远照亮熵海的黑暗。而他,将继续在时空的褶皱里追寻,那些尚未被揭示的奥秘与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