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洪大胆
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8章 洪大胆,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由校怔了一下,他掐指一算,这才想到,天启十二年开创新式教育,到天启十三年中,各省完成了各所大学的建设。至今已经过去了四年,今年首批完成四年大学教育的七千余学子将迎来毕业季。
如今已经是天启十七年,这批学子已经错过了天启朝第六次进士科考试。那么该如何安排这批学子呢?
朱由校微微一笑,他说道:“这点,朕早有打算。今日难得卿在,不妨一起探讨下。”
“朕原本计划是,第一,由礼部举办一场考试,而考试的目的便是为全国两千多个县之县丞、主簿职位,进行别开生面的招聘,而对象便是大学学子。此可解决部分学子的去处。”
“其二,由各省学政使司进行招聘考试,可从大学学子中招收优秀学子进入大学、高中、国中、国小担任老师。朕相信,仅靠这两手,前四届毕业学子的去处都不够瓜分的五千多做学府瓜分的吧?”
洪承畴听完朱由校的这番话后,心中不禁猛地一紧,仿佛有一股寒意从脊梁骨上涌起,让他倒抽一口凉气。他万万没有想到,朱由校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这完全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
此时此刻,洪承畴的内心犹如惊涛骇浪一般,久久难以平静。他暗自庆幸自己的赌注押对了,如果不是这样,恐怕后果不堪设想。在深吸了几口气之后,他努力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但声音仍然有些颤抖地说道:“臣恳请陛下御览臣所呈交的奏折。”
朱由校听到洪承畴的请求,微微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然后缓缓地翻开了洪承畴呈上来的奏折。然而,就在他刚刚看了开篇几行字的时候,突然间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一般,豁然站起身来,双眼瞪得浑圆,直直地看向洪承畴。
原来,洪承畴在这份奏折中,针对孔贞运所提交的奏章,提出了一份关于如何解决大学毕业生与通过科举一路升上来的举子之间矛盾的方案。这个方案不仅详细阐述了问题的根源和现状,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让朱由校感到十分震惊和意外。
洪承畴在奏章中大胆的预测到,从十七年开始,每年的学子可通过考试,逐步渗透入官场,直到天启二十八年,也就是1648年,首批完成十六年整新式教育的学子,就能完美的代替八股文出身的进士,成为官场取材唯一的对象。科举制度就已然没有存在的必要,到时候可彻底终止掉施行了千年的科举取士。
说实话,洪承畴的奏章内容,在朱由校眼中很多地方还有待商榷,但仅看最后结论,便与他的谋划不谋而合,这怎么能让他不惊讶,惊喜,震惊呢?
一口气吃了三惊的朱由校一时之间有些捉摸不定此事。要知道,洪承畴能力确实有,而且还是一个很强的,拥有强大政治手腕的可称呼为政治家的人。
但,在后世,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其痛失文人骨气,抛却母国,投靠满清之后获得的荣誉。
当然,这是历史造就的,也不能全怪他一个人。
那么,就按洪承畴的奏章,走走看?
试试就试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