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脑中惊雷疑云布,洪武诏书寒意生
用钱打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脑中惊雷疑云布,洪武诏书寒意生,小武与妈妈1~9节内容概括,用钱打我,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北平的冬夜,寒风在王府高墙外呜咽,如同荒野孤狼的嚎叫。寝殿内,烛火在青年朱棣(意识b)猛然推开窗户灌入的冷风中疯狂挣扎,明灭的光影在他脸上切割出凌厉的线条。他背对着妻子徐仪华,扶着冰冷的窗棂,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泛白,身体绷紧如一张拉满的硬弓,所有的感官都向内紧缩,死死“锁定”着那个盘踞在他意识深处的、自称“朕”的异物!
‘仪华…朕…好想你…这次…定要护你周全…’
那句话,带着浓烈到化不开的思念和一种近乎偏执的守护欲,如同烧红的烙铁,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里,反复灼烧。不是幻觉!绝不是!这声音清晰、陌生(带着一种奇异的沧桑感)、却又透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熟悉!它认识王妃!它甚至…它自称“朕”!
一股混杂着暴怒、惊骇、被冒犯的羞耻感以及一丝对未知的原始恐惧,在他胸中翻江倒海。他,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第四子,威震北疆的燕王朱棣,竟被一个不知是人是鬼的东西侵入了最隐秘的所在?!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是比战场上被敌人刺穿胸膛更难以忍受的亵渎!
【‘滚出来!’】他在意识深处咆哮,带着滔天的杀意,【‘不管你是什么东西!妖魔鬼怪也好,应天派来的魇镇邪术也罢!敢在本王脑中作祟,本王定要将你揪出来,挫骨扬灰,让你永世不得超生!’】 这杀意是如此纯粹而炽烈,几乎要冲破他的颅骨。
然而,回应他的,只有一片死寂。
那个声音,在刚才那惊鸿一瞥般的流露后,如同沉入深海的石头,消失得无影无踪。任凭意识b如何咆哮、威胁、用尽最恶毒的诅咒,甚至尝试集中精神在脑内“搜寻”,都如同石沉大海。只有他自己狂乱的心跳和粗重的呼吸声在耳边轰鸣。
这死寂,比那声音本身更让他抓狂!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无处着力。敌人就在他脑子里,他却看不见、摸不着,甚至连对方是死是活、是真实还是虚幻都无法判断!这种绝对的被动和失控感,几乎要将这位向来掌控一切的藩王逼疯。
‘小子,省省力气吧。’ 意识A(永乐帝)在“暗处”无奈地叹息。看着年轻自己这副如临大敌、恨不得把自己脑子剖开的模样,他又是好笑又是心酸。‘你现在就是把脑浆子吼出来,朕也不会再吭声了。暴露一次就够了,再暴露,等着被你当成妖孽烧死吗?’ 他打定主意,在彻底弄清楚状况、找到安全交流方式之前,必须装死到底。至于那句情急之下的思念…唉,只能希望这小子别太钻牛角尖。
徐仪华静静地站在丈夫身后,那件厚实的貂绒大氅披在他肩上,却似乎无法温暖他此刻散发出的冰冷气息。她看着丈夫僵硬的背影,感受着他周身弥漫的那种近乎实质化的警惕与压抑的狂怒,心中的疑云越来越重。刚才那瞬间的“感觉”…绝非空穴来风。王爷的反应,也绝不是简单的“想到军务走神”。
她没有再追问,只是默默地走到桌边,拿起火折子,重新点燃了被风吹灭的几支蜡烛。昏黄的光线重新稳定下来,驱散了一些角落的阴影,却无法驱散这寝殿内无形的沉重气氛。
“王爷,”徐仪华的声音依旧温婉,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坚持,她端起了那碗被搁置许久的银耳莲子羹,用汤匙轻轻搅动着,热气氤氲,“羹快凉了。您多少用些,安神也好。” 她走到他身边,将碗递了过去。这个动作,既是关心,也是一种无声的试探——她需要近距离观察丈夫的状态。
青年朱棣(意识b)终于缓缓转过身。烛光下,他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眼神锐利得吓人,但经过刚才一番无声的内心风暴,那极度的惊悸似乎被强行压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冰冷的戒备。他看了一眼妻子手中的碗,又对上她那双清澈却仿佛能洞察人心的眼眸。
【“…有劳王妃。”】 他声音沙哑地应了一句,伸手接过碗。指尖不可避免地与徐仪华的指尖相触。那一瞬间,意识b(青年朱棣)的身体再次几不可察地紧绷了一瞬!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集中精神,屏息凝神,试图捕捉任何一丝可能来自脑中异物的波动或声音——他怀疑那东西是否会在接触王妃时再次作祟!
然而,依旧什么都没有。碗稳稳地落在他手中,温热的触感传来。只有妻子指尖那熟悉的、微凉的柔软。
徐仪华也敏锐地捕捉到了丈夫那瞬间的僵硬和眼底一闪而过的探寻与失望。她心中了然,面上却不露分毫,只是温声道:“王爷趁热喝吧,陈太医开的药,妾身已吩咐下去煎着了,稍后就送来。”
青年朱棣(意识b)含糊地应了一声,低头看着碗中莹润的羹汤,却毫无食欲。刚才那番折腾,加上彻骨的寒意,让他胃里一阵翻腾。但他不想再让妻子担心,更不想在她面前流露出更多异样。他强迫自己拿起汤匙,舀了一勺,机械地送入口中。温热的、带着清甜香气的羹汤滑入喉咙,却味同嚼蜡。
意识A(永乐帝)在“暗处”默默看着这一切,看着年轻妻子那掩饰不住的忧虑,看着年轻自己强自镇定的艰难,心中五味杂陈。‘仪华…你果然是最敏锐的。这小子…警惕性倒是够高,可惜用错了地方。’ 他此刻无比渴望能与年轻的自己沟通,告诉他即将到来的风暴,告诉他装疯卖傻的必要性,告诉他如何应对建文朝廷的步步紧逼…但他不能!这个年轻的朱棣,如同一头受惊的猛虎,任何靠近的意图都可能招致毁灭性的攻击。
【“王妃…”】 青年朱棣(意识b)放下只喝了几口的汤碗,声音低沉地开口,目光却并未完全聚焦在妻子身上,而是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扫过寝殿的角落、梁柱,仿佛在搜寻着什么无形的敌人。【“这几日…府中可有什么异常?或者…应天那边,可有什么新的消息传来?”】 他试图将话题引向“现实”的威胁,借此解释自己的异常,也希望能找到那脑中异象的蛛丝马迹。
徐仪华心中微动,知道丈夫在转移话题,却也顺着他的话答道:“府中一切如常,内外肃然。应天那边…” 她顿了顿,秀眉微蹙,“倒是有些风声,不甚好听。御史陈瑛又上奏了,言及诸藩护卫逾制,恐非国家之福,矛头…似有所指。” 她观察着丈夫的反应。
果然,青年朱棣(意识b)眼中瞬间燃起怒火,【“哼!又是这帮只会摇唇鼓舌的腐儒!陈瑛?跳梁小丑!仗着允炆…仗着太孙宠信,就敢妄议藩篱!护卫逾制?本王在北疆浴血拼杀,护卫蒙元铁骑时,他们在哪?!”】 旧恨新仇涌上心头,让他暂时忘却了脑中的“异物”,怒火找到了宣泄口。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王彦小心翼翼的通禀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启禀王爷,王妃,宫里…宫里来人了!带着陛下的口谕!”
**(承:圣意难测,暗藏杀机)**
“陛下口谕”四个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寂静的寝殿中!
青年朱棣(意识b)和徐仪华同时脸色一变!洪武二十五年冬夜,父皇朱元璋深夜遣人传口谕至北平燕王府?这绝非寻常!
青年朱棣(意识b)瞬间将脑中那诡异的“异物”暂时抛到九霄云外,所有的神经都紧绷起来!他猛地站起身,因为动作太快,眼前甚至黑了一下(意识A在心底吐槽:‘看,失血了吧?让你不喝羹汤!’),但他强自稳住,沉声道:【“更衣!开中门,迎天使!”】 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徐仪华也立刻起身,协助丈夫整理略有些凌乱的衣袍,动作迅捷而沉稳。夫妻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朱元璋的深夜口谕,如同一片巨大的、不祥的阴云,骤然笼罩了整个王府。
片刻之后,燕王府灯火通明。中门大开,护卫肃立。青年朱棣(意识b)身着亲王常服,与王妃徐仪华一同,率领王府主要属官,恭敬地跪在冰冷的庭院中。寒风卷着雪沫,打在脸上生疼。
一位身着内官服饰、面无表情的老太监,在几名锦衣卫的簇拥下,立于阶上。他展开一卷明黄卷轴,尖细而刻板的声音在寒夜中清晰地响起,如同冰锥:
“陛下口谕:朕闻北地苦寒,燕王戍边劳苦,心甚念之。然藩屏之责,首在安分。尔当恪守臣节,勤修武备,约束部属,毋得骄纵,毋得擅专。北疆安宁,乃尔之本分。若有差池,国法难容。钦此!”
这口谕的内容,如同冰水,瞬间浇透了青年朱棣(意识b)的全身!字面上是关怀和叮嘱,但字里行间透出的敲打、警告、甚至隐隐的威胁,让他遍体生寒!
【‘恪守臣节’?‘毋得骄纵擅专’?‘若有差池,国法难容’?!】 每一个字都像鞭子,狠狠抽在他的心上!这绝非简单的父慈子孝!这是在敲打他!是在警告他!是父皇听信了应天那些关于他“拥兵自重”、“骄横跋扈”的流言!
巨大的屈辱感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他为大明镇守北疆,出生入死,击退了多少次蒙元入寇?流了多少血汗?到头来,换来的却是父皇深夜传来的、冰冷刺骨的猜忌和警告?!
他死死咬住后槽牙,指甲深深掐入掌心,才勉强压下那几乎要冲破胸膛的怒吼和不甘。他重重叩首,额头触碰到冰冷坚硬的地砖,那寒意直透心底:【“儿臣…朱棣,叩谢父皇天恩!谨遵父皇教诲!定当恪守臣节,戍守北疆,不敢有负圣恩!”】 声音因为极力压抑而微微颤抖。
“王爷请起。”传旨太监面无表情地说道,将一卷盖有皇帝宝印的正式诏书递给了旁边的王彦。“陛下还有正式诏书一道,命王爷亲启,仔细研读,身体力行。”
“臣,领旨谢恩!”青年朱棣(意识b)再次叩首,才在王彦的搀扶下站起身。膝盖因为久跪在冰冷的地上而有些发麻发木。他接过王彦转呈的、沉甸甸的明黄诏书,感觉那卷轴仿佛有千钧之重。
传旨太监完成了使命,不再多言,在一众沉默的王府属官敬畏的目光中,带着锦衣卫转身离去,很快消失在王府大门外的沉沉夜色里。寒风依旧呼啸,庭院中的灯火在风中摇曳,映照着众人脸上各异的神情——惊疑、担忧、愤怒、畏惧。
青年朱棣(意识b)紧紧攥着那卷诏书,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没有立刻打开,只是目光冰冷地扫过跪了一地的王府属官,声音如同淬了冰:【“都散了!今夜之事,不得妄议!”】
众人如蒙大赦,连忙叩首告退,很快庭院中只剩下朱棣夫妇和几个心腹内侍。
徐仪华上前一步,轻轻扶住丈夫的手臂。她能感觉到他手臂肌肉的僵硬和微微的颤抖。她低声道:“王爷,回殿里再看吧。外面冷。” 她的声音带着安抚,也带着深深的忧虑。这道深夜诏书的分量,她比任何人都清楚。
青年朱棣(意识b)没有拒绝,任由妻子搀扶着,脚步沉重地走回温暖了许多的寝殿。王彦等人识趣地留在殿外,并关上了殿门。
殿内,只剩下夫妻二人。青年朱棣(意识b)走到桌案前,将那卷沉重的诏书重重地放在桌上。他盯着那明黄的卷轴,如同盯着一条择人而噬的毒蛇。他深吸一口气,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心情,缓缓展开了诏书。
诏书的内容,比口谕更加详尽,措辞也更加严厉!除了重复口谕中关于“恪守臣节”、“毋得骄纵擅专”、“约束部属”的核心要求外,还明确列举了几条“藩王本分”:
* 非奉诏,不得擅离封地!
* 非奉诏,不得私相交通其他藩王及地方官员!
* 王府护卫编制,需严格按祖制,不得私自扩充!
* 地方军务民政,藩王不得干预,悉听朝廷委派官员处置!
* 若有违逆,或听闻不法,朝廷将依律严惩,绝不姑息!
字字句句,如同冰冷的枷锁,一层层套在了青年朱棣(意识b)的脖子上,勒得他几乎喘不过气!这哪里是诏书?这分明是套在他身上的紧箍咒!是悬在他头顶的利剑!是父皇对他…不,是对所有藩王,尤其是对他这个“塞王之首”的极度不信任和严加防范!
【“好…好一个‘藩王本分’!好一个‘悉听朝廷处置’!”】 青年朱棣(意识b)猛地一拳砸在桌案上,震得笔墨纸砚一阵乱跳!他胸膛剧烈起伏,眼中燃烧着屈辱和愤怒的火焰,【“本王在北平浴血奋战,保境安民!那些坐在应天暖阁里的书生,懂什么?!他们只会搬弄是非,构陷忠良!父皇…父皇他…竟信这些?!”】
一股巨大的悲凉和无力感攫住了他。他为大明江山流血流汗,换来的却是猜忌和束缚!这让他如何能忍?这让他情何以堪?!
徐仪华看着丈夫痛苦愤怒的模样,心如刀绞。她拿起诏书,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也变得更加凝重。这诏书的严厉程度,远超她的预料。她放下诏书,走到丈夫身边,用力握住他紧握成拳、青筋暴起的手。
“王爷!慎言!”她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诏书在此,便是父皇的意志!您再是不甘,再是愤怒,此刻也必须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耐?!如何忍耐?!”】 青年朱棣(意识b)低吼道,如同受伤的猛兽,【“他们要削本王的权!要断本王的臂膀!要把本王困死在北平,当一个有名无实的囚徒!本王难道要坐以待毙?!”】 他心中的寒意,因为这封诏书,如同被浇了油的野火,开始熊熊燃烧!
就在青年朱棣(意识b)被巨大的屈辱和愤怒吞噬,濒临失控边缘之时,那个沉寂了许久的、苍老威严的声音,竟再次毫无征兆地在他脑海中响起!这一次,不再带着思念,而是充满了冰冷的、洞悉一切的嘲讽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
‘蠢货!现在发作,是想让锦衣卫现在就冲进来把你锁拿回应天吗?你爹的刀,可还没老呢!’
**(转:异物“点拨”,徐妃深疑)**
这声音如同冰水兜头浇下!
青年朱棣(意识b)满腔的怒火瞬间被冻住!他猛地僵在原地,瞳孔因为极度的震惊和荒谬感而骤然放大!又是它!这个该死的、神出鬼没的东西!它…它在说什么?它在骂他蠢货?!它还…它还提到了父皇的刀?!
【‘你…你究竟是谁?!’】 意识b在心底发出无声的、近乎崩溃的咆哮!这异物不仅侵入他的意识,竟然还敢在他暴怒之时出言讥讽?!这简直是奇耻大辱中的奇耻大辱!
然而,那声音似乎根本不屑于回答他的问题,只是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看透世事的冷漠,继续在他脑中“说”道:
‘愤怒?屈辱?觉得你爹不公?哼!收起你那点不值钱的委屈!这诏书算什么?不过是开胃小菜!真正的刀子,还在后头呢!削护卫?调离将领?召你回应天?甚至…直接锁拿下狱?你猜,下一步他们会怎么做?’
那声音如同魔鬼的低语,一句句准准地戳中青年朱棣(意识b)内心最深的恐惧!削护卫?调将领?下狱?!这些可怕的画面,随着那声音的描述,无比清晰地在他脑海中浮现!让他刚刚被愤怒冲昏的头脑,瞬间被冰冷的恐惧攫住!
【‘不…不可能!父皇…父皇不会…’】 他下意识地在心底反驳,但声音却虚弱无力。那诏书冰冷的字句还在眼前,父皇的猜忌已经如此明显…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