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1章 岐仁堂里论消渴 两般汤药解烦忧,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张泓光,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岐大夫让老者坐下,仔细端详他的面色。只见老者两颊透着不正常的潮红,像秋后的晚霞,眼眶却深深陷下去。搭脉时,脉象沉细而弱,尤其尺部,像快要熄灭的烛火。\"夜里睡觉,腿肚子会不会抽筋?\"岐大夫问道。
\"会!\"老者一拍大腿,\"尤其是后半夜,抽得能把人疼醒,得让孙女给我揉半天才能缓过来。\"
\"您这情况,比早上那小伙子要重些。\"岐大夫沉吟道,\"《金匮要略》里说'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说的就是您这样的。肾为先天之本,您一辈子劳累,耗伤了肾精,就像家里的水井,底都快淘空了,水自然存不住。\"
老者叹了口气:\"可不是嘛,年轻时候为了给儿子盖房,冬天都光着膀子刨木头,落下这病根了。\"
\"您这不仅是肾亏,脾也虚。\"岐大夫打开另一个药柜,\"肾主封藏,脾主运化。现在您这俩脏腑都弱了,吃进去的东西不能好好变成气血,反倒顺着尿走了,所以才又饿又瘦,腰还发空。\"
他一边称药一边说:\"我给您用生地滋肾阴,《神农本草经》说它'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能把您亏空的肾精慢慢补回来。配上山萸肉,这东西酸涩,能把精气牢牢锁住,不让它随便漏掉。\"
老者的孙女好奇地看着药戥子上的药:\"岐大夫,这里面怎么还有......猪胰子?\"
\"这是个巧办法。\"岐大夫笑了笑,\"《本草纲目》里说猪胰子'润肺燥,疗消渴'。你爷爷这病,就像老水车的轴磨坏了,光添水不行,还得把轴修修。这猪胰子就像给那轴上点油,让它能慢慢转起来。再加上黄芪和山药补脾胃,让吃进去的东西能真正变成气血,而不是白白浪费了。\"
陈老者接过药方,手指有些颤抖:\"这药......能让我再刨动木头吗?村里小学要修课桌,还等着我去看看呢。\"
\"只要您能好好吃药,按时歇息,别说修课桌,就是做张八仙桌也未必不行。\"岐大夫把药包好,\"您这药得煎得久些,先用凉水泡一个时辰,再用文火慢慢熬,出锅前把猪胰子研碎了放进去,搅匀了再喝。记住,别吃咸的,别熬夜,天凉了及时加衣裳。\"
等祖孙俩走了,日头已经爬到了房檐上。岐大夫坐在案前,看着窗外那棵老槐树,想起年轻时跟师父学医的日子。师父常说,消渴病看似都在\"渴\"和\"尿\"上,实则根源不同。年轻人多是劳累伤脾,气不升清;老年人多是劳损伤肾,精不内藏。治法自然也得跟着变,就像木匠做活,方的料得用方凿,圆的料得用圆凿,不能一概而论。
正想着,小杨的母亲来取药了。岐大夫把煎好的药倒进瓦罐里,叮嘱道:\"这药得温着喝,喝的时候别大口灌,慢慢咽。让孩子别急着上班,先歇两天,等精神头足了再说。\"
下午时分,陈老者的孙女也来了。岐大夫特意把装着猪胰子的小包单独包好,反复交代:\"这东西得新鲜的才管用,我让肉铺王师傅每天留着,您隔天来取一次。\"
夕阳西下时,岐仁堂的木门缓缓关上。药香混着暮色,在老巷里慢慢散开。岐大夫坐在灯下,翻开《金匮要略》,在\"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那一页,用红笔轻轻圈出一句话:\"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窗外的槐花落了一地,像铺了层碎雪。岐大夫知道,明天一早,岐仁堂的门还会准时打开,会有新的病人来,带着各自的忧愁和期盼。而他能做的,就是凭着这一手医术,这一腔仁心,像老槐树一样,静静守护着这条老巷里的寻常日子。
夜色渐深,药柜上的铜锁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岐大夫收拾好药碾子,吹熄了油灯。诊室里,仿佛还回荡着白天病人的话语,和那些药材在砂锅里咕嘟咕嘟的声响,交织成一首关于生命和希望的歌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