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5章 泻药治便秘?越通越堵!,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张泓光,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建国听得后背直冒冷汗。他一直以为便秘是“肠子太干”,拉肚子是“湿气太重”,小便不利是“上火”,原来这些都是表象,根子在“脾肾两虚”,而这一切的起点,竟是自己当成“方便药”的泻药。

“那……那现在还有救吗?”他声音有点发颤,手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好像能摸到那些被“掏空”的正气。

岐大夫笑了笑,语气温和却笃定:“有救。《黄帝内经》说‘虚则补之’,您这是脾肾两虚,咱们就从补脾肾入手。不过得一步一步来,急不得。”

三、从“堵”到“通”,先补“动力”

岐大夫开的第一张方子,是两盒成药:金匮肾气丸和补中益气丸。

“这俩药,您得分开吃。”岐大夫拿出纸笔,写下服用方法,“金匮肾气丸早上吃,用淡盐水送服;补中益气丸晚上吃,用温水送。先吃半个月,咱们看看情况。”

李建国看着药盒,有点纳闷:“岐大夫,我这又拉肚子又水肿的,不用开点泻药通通便、利尿的药消消肿吗?”

“您现在最缺的是‘动力’,不是‘通路’。”岐大夫耐心解释,“金匮肾气丸是《金匮要略》里的方子,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桂枝、附子组成,看似有泽泻、茯苓利水,其实核心是‘温补肾阳’。附子、桂枝能补命门之火,就像给总闸添点油,让肾阳足起来;干地黄、山茱萸滋肾阴,阴阳同补,才不会补得太过。肾阳足了,能生脾土,就像灶膛里的火旺了,锅里的水才能烧开,这叫‘火能生土’,脾阳也能跟着补起来。”

他又拿起补中益气丸的说明书:“这是《脾胃论》里的名方,黄芪、白术、人参(现在多用党参)补脾气,当归养血,升麻、柴胡升清阳,陈皮理气,甘草调和。您想想,脾胃就像个疲沓的挑夫,黄芪、白术就是给挑夫加把劲,升麻、柴胡就是帮他把担子往上提一提,让清气能升上去,浊气自然就能降下来。脾气足了,运化水湿的本事就回来了,水肿会慢慢消;能运化食物了,胃口就会好;清气能到口唇,口干也会好转。”

李建国还是有点犹豫:“可我现在还胀得厉害,这补药吃了,会不会更堵?”

“您这胀,是‘虚胀’。”岐大夫说,“《景岳全书》里说‘实胀者,或因饮食所停,或因湿热所郁,或因气逆所滞,凡外邪有余、壅滞于内者,皆为实胀’;‘虚胀者,或因脾胃之虚,不能运化,或因肝肾之弱,不能疏泄,皆能作胀’。您按按自己的肚子,是不是软乎乎的,按下去还舒服点?这就是虚胀,是因为气不足,推不动,不是有实邪堵着。补药能让气足起来,气足了,自然能把瘀滞推开,这叫‘以补为通’。”

他又叮嘱:“这半个月,您得配合忌口。酒肯定不能喝了,肉少吃,多吃点小米粥、山药、莲子这些养脾胃的;晚上别熬夜,亥时(21-23点)就得睡,让脾肾能歇着;每天早上起来慢慢走半小时,别累着,活动活动气血。”

李建国重重地点点头,把药盒揣进兜里,像揣着救命的宝贝。

四、慢慢来,让正气“长”回来

半个月后,李建国又来岐仁堂了。这次他气色好了不少,眼皮的浮肿消了,走路也稳当些,不像上次那样喘。

“岐大夫,您这药真神!”他一坐下就说,“吃到第五天,我那胀肚子就轻多了,能吃下小半碗粥了;第七天,小便慢慢能解出来了,虽然还得等会儿,但不用插尿管了;现在早上起来,口干也好多了,痰也少了,晚上能躺平睡俩小时了。”

岐大夫给他把了脉,这次的脉比上次有力些,虽然还是偏细,但跳得匀了。舌苔也薄了点,齿痕没那么深了。

“见效就好,但别着急停。”岐大夫说,“您这脾肾两虚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补也得慢慢来。《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您这情况,得‘食养’配合‘药补’,让正气慢慢长起来。”

他又开了个方子,这次是汤剂:黄芪15g,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6g,当归10g,升麻3g,柴胡3g,熟地黄12g,山茱萸10g,山药10g,桂枝6g,生姜3片,大枣3枚。

“这方子是在补中益气汤和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稍作调整,”岐大夫解释,“加了熟地黄、山茱萸、山药,加强补肾的力度;生姜、大枣调和脾胃,让药劲儿更好地发挥。您煎药的时候,先泡半小时,大火烧开,再小火煎40分钟,倒出来;再加次水,煎30分钟,两次的药混在一起,分早晚两次喝,温着喝。”

他又嘱咐饮食:“可以适当加点瘦肉、鸡蛋了,但别多吃,还是以杂粮粥、蔬菜为主。早上可以喝碗小米山药粥,中午吃点清蒸鱼,晚上煮点南瓜汤,这些都是养脾胃的。”

李建国这次没再犹豫,拿着方子就去抓药了。药堂里的伙计手脚麻利,戥子称药,纸包捆绳,不一会儿就包好了一大包,药香混着纸的气息,让人心里踏实。

又过了一个月,李建国再来时,整个人像换了个样。啤酒肚小了一圈,脸上有了血色,说话也有底气了。

“岐大夫,我现在大便不用吃药也能解了,虽然还是有点软,但一天一次,挺规律的。”他笑着说,“小便也顺畅了,水肿全消了,晚上能睡整觉,早上起来还能跟我媳妇去公园走两圈。上周请客户吃饭,他们都说我气色好,问我吃了啥补品呢!”

岐大夫给他摸了脉,这次的脉沉稳有力,舌苔也薄白正常了。“您这是正气回来了。”他欣慰地说,“《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您现在不光是药补,更重要的是生活习惯改了,不熬夜、不乱吃、多活动,这才是根本。”

他停了停,又说:“药可以停了,但生活习惯得保持。记住,身体就像棵树,得慢慢养,不能猛浇水,也不能乱修剪。以后再遇着不舒服,别自己瞎吃药,先来问问医生,辨辨是虚是实,再对症调理,才不会走弯路。”

李建国连连点头,又问:“那我以后要是再有点便秘,咋办?”

“偶尔便秘,先想想是不是最近吃多了、坐久了。”岐大夫说,“可以泡点陈皮水喝,顺顺气;或者吃根熟透的香蕉,加点黑芝麻糊,这些都是平和的法子。要是持续不好,就再来看看,咱们辨证调理,千万别再用泻药了。”

李建国拿着岐大夫写的“养生小贴士”,高高兴兴地走了。门口的槐树又开了些花,风吹过,落了一地的香。岐大夫看着他的背影,拿起笔,在医案上写下:“凡便秘日久,勿轻用泻药,当辨虚实。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脾肾两虚者,当温肾健脾,以补为通,方为正道。”

纸页上的字迹工整,混着淡淡的墨香,像在说一个简单的道理:身体的“通”,从来不是靠“泻”,而是靠“补”——补够了正气,气血顺畅了,自然就通了。那些看似“方便”的药,若是用错了地方,反倒会变成最麻烦的根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玄学糊咖靠地府KPI爆红了

钰尔尔

我四叔是朱元璋

逍遥御风

网游之蛮族大帝

青木与辰

我在魔兽世界造氢弹

神色淡淡的加斯戴比

醉酒夜!被京圈大佬揽腰亲到红温

我不喝白粥

炽热亲吻

二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