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2章 岐仁堂里止泻热:一碗茯苓白术汤,解了贪嘴惹的祸,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张泓光,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还是那安神的,最近总失眠。\"张大爷坐下,眼睛却跟着晓燕的背影,\"刚才您说的那方子,我好像在哪听过......是不是有人说该去芍药啊?\"
\"张大爷您记性真好。\"岐大夫笑着说,\"以前是有这争议,说'头项强痛'该用桂枝解表。但您想啊,要是表邪重,脉该浮紧,而且会出汗或者怕冷得厉害。这姑娘脉不浮紧,也不怕冷,主要是拉肚子、小便不利,明显是里湿为主。胡希恕老先生就说,这方子关键在'小便不利',是水湿内停,所以用茯苓白术利水,去桂枝是因为邪不在表,没必要再发汗了。\"
张大爷点点头:\"这么一说就明白了。就像家里漏水,得先堵源头,再拖地,不能光拖地不堵漏。\"
\"您这比喻太形象了!\"岐大夫给张大爷号着脉,\"可不是嘛!她那湿邪就是漏水,茯苓白术是堵源头,芍药甘草是缓急止痛,生姜大枣是补补受损的脾胃,这样才能标本兼治。\"
正说着,小郑从后院跑进来:\"师父,林姐又回来了,说她刚才走到巷口,肚子又疼得厉害,想在这儿歇会儿。\"
岐大夫赶紧让小郑把晓燕扶进来,让她躺在里间的躺椅上,又让小郑去熬药。晓燕躺下来,脸色还是不好:\"岐大夫,我刚才差点拉裤子里,这药还得等多久啊?\"
\"快了快了,小郑熬药快得很。\"岐大夫安慰她,\"你这是湿邪还在闹腾,等药熬好了喝下去,很快就舒服了。\"
过了不到半小时,小郑就端着一碗褐色的药汤进来了,还冒着热气。晓燕坐起来,捏着鼻子想一口气喝下去,被岐大夫拦住了:\"慢点喝,一口一口咽,让药慢慢过脾胃,效果才好。\"
晓燕听话地小口喝着,药汤有点辛味,还带着点枣的甜味,没想象中那么难喝。喝完一碗,她咂咂嘴:\"好像后背没那么疼了。\"
\"这就起效了?\"小郑眼睛瞪得溜圆。
\"快着呢。\"岐大夫说,\"《伤寒论》里说'覆杯而愈',虽说没那么神,但对症的话,见效确实快。她这是湿邪被药气推动,开始往出走了。\"
晓燕躺了会儿,起来想去厕所,刚走到门口又回来了:\"哎?不疼了!\"她惊喜地说,\"刚才那阵疼过去了,现在觉得肚子暖暖的,挺舒服。\"
岐大夫笑了:\"这就对了,生姜和大枣在起作用了,脾胃暖和起来,就有力气干活了。\"
傍晚的时候,晓燕又来药铺了,这次脸色好多了,脚步也轻快了:\"岐大夫,太谢谢您了!回家又喝了第二遍药,下午就没再拉肚子,烧也退了,后背也不疼了。\"她手里还拎着个篮子,\"这是我妈刚蒸的槐花糕,给您和小郑尝尝。\"
\"你这恢复得真快!\"岐大夫接过篮子,\"看来你脾胃底子还行,就是这次太贪嘴了。\"
\"再也不敢了。\"晓燕不好意思地说,\"我妈还让我问问,以后该注意啥?\"
\"简单。\"岐大夫说,\"生冷油腻的少吃,特别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得放放再吃。《脾胃论》说'脾胃喜温恶凉',你对它好点,它才不给你添麻烦。平时可以煮点山药粥喝,山药能健脾,就像给脾胃加层保护膜。\"
小郑在一旁插话:\"林姐,我这儿有刚磨的山药鸡内金粉,您要不要带点?冲水喝就行,帮着消化的。\"
\"要要要!\"晓燕赶紧掏钱,\"昨天我妈还说让我买点这个呢,真是太巧了。\"
正说着,晓燕的手机响了,是她老公打来的:\"你在哪呢?我妈说你不舒服,我买了点药回来......\"
\"别买了,我在岐大夫这儿看好了!\"晓燕对着电话说,\"人家岐大夫就开了几味药,喝下去就不拉肚子了,也不烧了,比啥药都管用......\"
挂了电话,晓燕不好意思地对岐大夫笑:\"让您见笑了,我老公就信西药。\"
\"没事,各有各的理。\"岐大夫摆摆手,\"但咱这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子,能流传两千年,肯定有它的道理。就像这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看似简单几味药,却把'湿邪内停'的病治得明明白白,这就是辨证论治的妙处。\"
张大爷在一旁听着,也跟着说:\"可不是嘛!我年轻时候在生产队,有回秋收,好多人又拉又吐还发烧,赤脚医生治不好,后来请了个老中医,就用类似的方子,几服药就好了。那时候才知道,老祖宗的智慧真了不起。\"
晓燕拎着药和山药粉,高高兴兴地走了。岐大夫看着她的背影,对小郑说:\"你看,这治病啊,不光要对症下药,还得跟病人说清楚道理,让他们明白为啥生病,以后该咋预防,这才是'治未病'。\"
小郑点点头:\"师父,我今天算明白了,这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关键不在去桂还是去芍,在看病人是表邪重还是里湿重。\"
\"对喽!\"岐大夫拿起《伤寒论》,翻到那一页,\"学医就得这样,不能死记条文,得琢磨条文背后的道理。就像这方子,仲景爷写得明明白白'小便不利',这就是钥匙,抓住这个,就知道该咋用药了。\"
夕阳透过药铺的窗棂,照在泛黄的书页上,也照在一排排药罐上,药香混着槐花香,在老街上慢慢散开。岐大夫拿起蒲扇,轻轻扇着,心里想着,明天晓燕再来,肯定会说病全好了——这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对付这贪嘴惹的祸,从来都没让人失望过。而这岐仁堂里的故事,就像这药香一样,还在继续飘散着,告诉街坊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就藏在这一碗碗汤药里,藏在这一句句叮嘱里,简单,却管用得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