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胖的老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章 乌鸦笑猪黑,大明第一国舅,黑胖的老鼠,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马寻就有些无语的说道,“姐夫,这么一说就成了我当恶人了。老二几个本来就觉得我偏心,我对他们再狠一点,那像话吗?”</p>

朱元璋顿时死道友不死贫道,“那也怪你,你偏心那么明显,也不怪老二他们几个怨你。”</p>

有些时候想想,朱元璋真的是没有自知之明。</p>

要说偏心等等,他的偏心几乎是天下皆知了,可是他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是一碗水端平了。</p>

甚至对于马寻偏心朱标心里高兴,也算是乐见其成。但是也会忍不住抱怨,觉得马寻对朱樉等人不够好。</p>

而现在让马寻对朱樉等人狠一点,确实是朱元璋疼儿子、舍不得下手,那就让孩子们的舅舅去管教。</p>

马寻无语之后说道,“我练兵归练兵,标儿得常去看看。军中的勋贵子弟多,这些人可都是在给标儿练。”</p>

朱元璋更加喜笑颜开,小舅子就是聪明,“这是应该的,到时候肯定的让标儿常去看看。有些事情呐,你看着处置,多想着些你外甥。”</p>

明白,树立威信的还是要朱标去做,苦活累活以及得罪人的活,那就是马寻这个国舅去做了。</p>

反正常茂等人也不敢多抱怨马寻,正好和朱标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p>

随即朱元璋关心问道,“这几天没人再去你那里讨要爵位、官职了吧?”</p>

马寻也顿时开心起来了,“那是没了,前些天李相害得我被骂了一顿,其他人也都安分了。”</p>

“李相对你可是有不少怨言,觉得你不上进。”朱元璋也笑了起来,“这个李善长,早些年还好,现在越来越不成体统。”</p>

马寻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在建国之后,朱元璋和李善长的一些分歧就越来越大,李善长的一些做法也让朱元璋心中的芥蒂越来越深。</p>

朱元璋随即抱怨说道,“他提拔的那个胡惟庸你知道吗?”</p>

“知道,做事还算有些本事。”马寻就笑着说道,“听说还在地方官府做过事,为人也有算勤勉、谨慎。”</p>

朱元璋就说道,“那人才干是有一些,做事也算厉害。比杨宪好,现在也不张扬。只是这人到底是李相提拔起来的,多少有点党同伐异了。”</p>

马寻想了半天才说道,“他到底是淮西人,还是李相的同乡。”</p>

朱元璋意有所指的说道,“李相是淮西人,和军中的那些人也熟。不过以前他不太掺和,现在不一样了,和一些淮西武将走的越来越近。”</p>

马寻无话可说,因为李善长不只是和淮西武将走的越来越近,还有招揽那些人收为门下的意思了。</p>

岁数涨了,李善长的野心、权力的欲望也在不断的膨胀。</p>

朱元璋抱怨了几句后说道,“你去找你姐吧,我说了这么半天,你要是有心为我分忧,就该去中书省坐衙了。”</p>

那就别怪马寻听不懂了,他恭敬行礼,“臣告退。”</p>

看着马寻倒退着走出武英殿,一转身就走,朱元璋抓起毛笔,“对牛弹琴,早知道去年就对你狠一些,给惯出了坏毛病!”</p>

装模作样的倒退着出武英殿以示对皇帝的尊敬,可是皇帝挑明的话装听不懂,这马寻也是个厉害人物。</p>

马寻吁了一口气,心有余悸的自言自语,“还好我聪明,我就知道进宫了肯定没好事!”</p>

随即马寻就跟着太监朝着坤宁宫走去,那也是皇后名义上的寝宫。也就是马寻这样的身份了,还能直接过去。</p>

甚至遇到了一些对礼制苛刻的年代,马寻这样的国舅也不能去皇后的寝宫,甚至后宫都不能去。</p>

看到马寻,马秀英还是比较开心,“那些小子没罚完,就急着进宫了?”</p>

“还在我家门口站着呢,是得让他们收敛点了。”马寻就说道,“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开国之后这些有功之臣违法乱纪,历朝历代都少不了这些事情。”</p>

马秀英对此也心里有数,“你的担心也不多余,你姐夫和我也是在担心这些。这一次大封功臣赐功臣铁券,就要记明功过。”</p>

功臣铁券,自然也就是所谓的免死铁券了,这也是世袭的凭证。</p>

不过免死铁券在朱元璋手里,那就是拥有最终解释权了。</p>

而且在这其中,他不只是会在免死铁券上记上功臣的功劳,曾经犯下的过错也都会清清楚楚的记上去。</p>

原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希望这些功臣们心中有些警惕,可别恃功而骄!</p>

马寻好奇问道,“姐,那我的世袭凭证上,总不能全都记着我的功劳吧?我仔细想了想,也没有过失。”</p>

马秀英笑着说道,“还想要有过失?没过失才好,一会儿拿来你看看,说说你的意见。”</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死后,妻子浪翻了

小白菜

晚明赘婿

我是启新

锁神纪

商丘甲地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朕闻上古

特工:从小特务到军统大老板

半事五成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十四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