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与忠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8章 两件事,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荣耀与忠诚,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主导水军的建设是一种技术积累,可以实验一些理念,同时锻炼管理层。

其它不提,只要老楼家能够把控住相关的资料,一直到工业化时代降临之前,世世代代基本不用愁了。

至于各种工具泄露?

记得智罃想要获取商於之地成为封地的事情吗?

商於之地是秦地的南下路线之一,楼令当然想要楼氏占据那一片区域。

可是吧?当前的商於之地开发程度有限,统治的成本极大,开发方面并不容易。

有一天晋室取代周室,实施了分封之后,智氏想不开发商於之地都难。

步入战国时代,再进入一统战争,以为楼氏不会兼并智氏?到时候智氏的努力成果会落到楼氏的口袋之内。

列国总是将目光互相盯在对方身上,不愿意去兼并异邦,其实就是看上了现成的开发成果。

楼氏的工具有可能普及出去,他们的势力范围圈在开发程度上更高更好,肯定会让各方的国力得到增加。

那就涉及到一个养猪再收割的理论了。

当然有前提,既是楼氏要在各个方面保持领先,才有进行收割的实力。

为什么楼氏有了火药却不用?其实就是一旦使用,有一天必然泄露出去。

大家都有火药,学会了在军事上的使用方式,日后的一统战争会打得多惨?

一直以来,楼令都将火药当成了最后的杀手锏,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有掌握火药制造工艺的这么一道杀手锏,哪怕受于材料的限制无法打造枪械,大炮的制作难度却是不太大,制作手雷的难度更低,楼氏的军队仅是列装火炮、手雷,统一之战势必会是一个摧枯拉朽的过程。

楼令为什么不想着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完成大一统?简单因为他将事情看得太明白。

事实就是楼氏作为臣子可以强大,楼令这一代的武力再强也不具备大一统的资格。

那需要楼氏在家族的统治被认为一种理所当然,先有数量足够的忠实拥护者作为基本盘,不是说失败一次就要分崩离析。

苻坚就面临那样的局面,看似前秦统治者极为广袤的疆域,好像得到了各族的爱戴,结果一场“淝水之战”失利,偌大国家立马分裂成大大小小无数块了。

秦国够强大吧?他们还是奋六世之余烈完成大一统,可是关外人心从未归附过秦廷。

现如今的楼氏不会比战国后期的秦廷更好。

所以,在楼令这一代使用武力完成大一统,不管拥有什么武器,人心不在朝廷这一边,完成大一统也只会是一个表象,只差一个人的呐喊,帝国就会遍处烽烟了。

楼令认清了现实,没有作为一国之君干一统天下的野心。

推动晋君周取代周天子,亦或是由晋国完成大一统,两件事情成功的概率都不低。

晋国是姬姓之国,取代周王室可以给出小宗代大宗的说法,中原人的接受度再低也低不到哪去。

换作他姓统治中原?讲事实就是让中原人有一个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所消耗的时间可能还不短。

到现如今,楼令太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事情,为楼氏打好基础乃是必行之事,其中包括文化领域上的辐射。

因为太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所以楼令对日后的生活也有了明确的规划。

甭管是成为一国之君,亦或是仍在晋国掌权,楼令要干的事情之一就是让世人明白大一统的必要性,将大一统的格局讲明白。

现在其实已经具备提出大一统理论的条件,只是楼令也有私心,怕会便宜其他家族。

且看楼令能左右晋国到什么程度,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关步骤的安排。

目前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对楚地构成统治,建设水军也就势在必行。

楼令讲了不少关于水军的建设,大体上将建设过程的步骤给说了一遍,后面才谈起另外一件事情。

“虽然楚国的主力仍旧健在,但是他们短期内不具备反扑的能力。”楼令注视着晋君周,一脸严肃地问道:“当前已经具备取代周室的条件,君上以为应当立刻执行,亦或是解决宋国、齐国等国家,再进行取代?”

晋君周将郤杨排在郤至前面,理由简单到他们是一家人,郤杨才是宗主。

实际上,晋国的现有格局让晋君周总有一种会为他人做嫁衣的怀疑,可是又很想从晋国之君转为晋天子的身份。

成为天下第一人,哪怕只是名义上,谁能抵抗住这种诱惑?

那就很让晋君周内心极度矛盾了。

摆明就是卿位家族的实力更强,他们还在晋国系统之内,晋国有那个实力去做成很多事情。

不实施分封这种事情,没有前辈给晋君周打个样,哪怕他曾经出现过不实施分封的想法,一定也明白不可能。

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明朝,诸夏大地的分封制度一直都存在,差别就是分封力度的改变。

所谓分封力度,就是从汉朝给予诸侯各种实权到明朝的诸侯权力压缩,那样的一个过程。

满清没有分封?是的,满清没有分封,有继承权的人被圈养在都城之内。

宋朝的情况其实跟满清差不多,名义上有封地,可是不享有实际上的管理权,人也是被留在都城,也就是虚封不就国,只是经济收益权得到保留。

楼令在新的阶段,给了晋君周两条路线的选择。

其实,晋君周很意外楼令为什么愿意给出选项,不是强势地进行拍板。

当前的楼令完全可以绕过晋君周来决定晋国的未来,权势方面一点都不输周公旦。

楼令与周公旦的区别是,楼令的权势不附加血统上的优势,想要完成什么事情完全依靠个人的能力。

有了选择的权利,搞得晋君周控制不住加重了呼吸,看似犹豫地问道:“翁人以为呢?”

可能是晋君周觉得郤杨和郤至也在场,不问不太好?

“下军佐与中军佐有什么看法?”晋君周问道。

“老师是在问君上啊。”郤杨说得太直接。

郤至只是笑,没有开口讲话的欲望。

只能说,郤杨不愧是郤武子的血脉延续,尤其是成为卿大夫之后,各方面开始向亲生父亲靠拢。

晋君周是等郤杨成为卿大夫才有过接触,不了解郤杨以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再不了解,晋君周对郤杨这样的性格,讲实话就是因为有郤武子的例子,认为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在接受度上面还挺大的。

“有什么区别吗?”晋君周对楼令问道。

楼令说道:“以前因为楚国的关系,我们无法处置宋国。现在楚国的主力在征讨南方各部落,我们入侵宋国,楚军短时间内无法干涉。”

晋君周理解。

之前是晋国顾不上宋国,只能对宋国君臣的所作所为假装没有看到。

现在顾得上了,不进行惩戒的话,晋国的威严何在。

晋君周当然也听得出来,一旦对宋国开战又是奔着灭国的目标而去。

“有了楚国的例子,宋国不好灭吧?”晋君周显得比较迟疑。

这是晋君周跟上了楼令的脑回路,认为楼令又想使用突袭的方式拿下“商丘”,达到灭掉宋国的目标。

怎么说呢?其实楼令清楚无法复刻快速攻下“郢”的可能性,要打宋国最好也是用堂堂正正的方式。

不是对宋国耍不了手段,真要耍手段的话,楼令简直是太多了。

甚至可以在“商丘”举行会盟,晋军光明正大地集结在“商丘”附近,晋国君臣先控制宋国君臣,使之宋国的指挥系统瘫痪,轻易完成占领“商丘”的行动。

问题是遭受的反噬会很大!

并且,其他宋人可不会因为自家的君臣被控制就此放弃抵抗。其他地方的宋国公族会推选新的国君,继续抵抗晋国的兼并。

对周王室的取代具体是执行哪一个方案,有那么一个前提,楼令要取决的是晋君周对取代周天子急不急。

如果晋君周很急,他们回师路上就可以直接去“洛邑”将事情办了。

要是晋君周想走稳固路线,那就慢慢来消灭其他国家。

前一个办成,局面就是多数国家不会认可晋室对周室的取代,加速列国进行联合。

后一项的话,可能要继续拖下去,不知道会拖多久。

“其他卿大夫是什么想法呢?”晋君周明显倾向于后一项,抛出了这样的看法。

楼令了然。

可是呢,好些卿大夫已经一把年纪,继续拖下去还不知道能不能等来实施分封的那一天。

“等所有卿大夫都在场,再进行讨论?”晋君周表现出对卿大夫阶层的尊重。

楼令看了一眼郤至。

郤至被看得有些莫名其妙。

刚才晋君周已经表达出自己的态度,说得是所有卿大夫都在场。

那就是即便会顺路去“洛邑”,不会将取代的事情办了。

显然是郤至没有搞清楚状况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当库管遇到的邪乎事

苏世独立啊

契约系统是我小弟

妈屿岛的季老祖

废材老祖请留步

微风八面的秋风

困影之渊:绝境求生探秘录

顽皮老子

神仙不仙

徐生米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洪崖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