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与忠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8章 两件事,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荣耀与忠诚,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若是以软硬实力来算,晋国现在应该是全球的第一强国?

作为当前时间段的全球第一强国之君,晋君周已经不止一次认为自己在实力上的弱小了。

好矛盾。

明明是全球当前的第一强国的国君,结果又是那么弱小。

其实也不矛盾,太多的傀儡名义上掌控着一个国家,他们实际上指挥不动国家。

有些傀儡还能够获得基本的尊重,比如私生活没有遭到干涉。

最惨的傀儡就是连身边一个能够使唤得动的人都没有。

晋君周是傀儡吗?他真不能算是傀儡。

实际上,无论晋君周或是其他人,一概认定他就是晋国之君,但凡他能够拿出什么好的建议,可以被执行下去。

直接说就是,有实力就有话语权,没有实力就坐在君位上安心过自己的日子。

春秋时期的大多数国家都是那样,不用担心哪一天被篡位,脑袋悬挂于城门之上。

晋君周弱小吗?他身为现阶段全球第一强国的君主,不算其他的家族,自己直辖的属民约有十来万,可以组建出一万左右的部队;加上公族的话,不统计上公族治下的人口,能够拉出七八万的军队。

晋国的公族封君,他们合起来的治下人口接近百万,掌握着晋国中部的大片疆域。

对晋君周比较致命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他一度扶持公族,可是公族证明了自己是烂泥的事实。

晋国的公族非但不是晋君周的助力,他们还很大程度上拖后腿?很难不让晋君周蛰伏下去。

晋国的公族封君已经腐烂,变成空有表面数据。

二战前的波兰有百万大军,他们怎么都想不到会在二十七天就亡国;法国号称当时的全球第一陆军强国,一样在四十三天内投降。

是法国或波兰太弱了吗?并不是。单纯是经过一系列改革的德三太强了。

同理,晋国的公族体系有接近百万的人口,有能力拉出七八万大军,纸面数据还挺可以的。

要命的地方就是纸面数据不可信。

例如说,法国和波兰都面临着党争,左派和右派几乎打出狗脑子,一见面就是各种吵,无法拿出可以执行的国策;波兰在二战前夕又面临着农民起义浪潮,维持着不闹出分裂的局面就非常不容易了。

与之相反,德三走的道路不管对不对,小胡子也压得住反对派。

二战爆发初期,法军装备了当时最好的坦克,最好的飞机在英国,海军那就不用说了;东面的苏联则是有着当时最庞大的陆军,并且从装甲到飞机从数量上跟排第二的国家形成断层;德三只是完成初步的摩托化,实际上各支军队仍然是以驮马为主要运输工具,不在铁路旁边就补给堪忧,并且从坦克、装甲车到飞机的质量真不占优。

实际上,德三的强大是显示在于兵员素质,远比其他国家的军队有更高的执行力。

没有对比,哪来的排比强弱?

晋国公族与卿位家族对比起来显得弱小,他们要是外出征战,其实具有吊打半个世界的实力。

所以,晋国的卿位家族太强,搞得晋国公族好像实力很弱。

想在公族努力一把的晋君周失败,他很长时间里面并不将公族的实力视同自己的实力,一度也想完全放弃公族。

等晋君周逐渐成长起来,他意识到一个事实,压根不可能放弃公族,哪怕是他真的要放弃,一旦公族贴上来就不可能完全不管。

现在的情况,有点像是晋君周满身大汉,形成了负重前行的窘境。

“我们确实是需要一支水军了。”郤至进行强调。

晋国都已经扩张到了大江边上,怎么可以没有水军呢?

“想要统治楚地,建设水军的确是势在必行。”晋君周明白这个道理。

现在的问题是,晋国怎么来建设水军。

晋君周看向楼令,问道:“翁人有何建议?”

自己的实力不足,有现成的粗大腿不抱,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两个人成为翁婿之后,晋君周在非正式场合只称呼楼令翁人,也就是岳父。

要论能伸能屈的话,晋君周有着这样的格局。

那是当然!

如果晋君周没有那样的格局,回国之后坐上君位,以为成了一国之君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老早就要没了。

“臣的建议是,发动所有国人出人出钱,用最短的时间建设出一支水军。先期必须是取数量,后面再来慢慢练。”楼令将想法说出来。

只要是所有家族一块实施,晋国完全有实力建设出一支数量庞大的水军。

建设水军主要是用在争夺大江的控制权上面,只是不光大江重要,楚地的各条大型水系也需要水军。

非常现实的事情就是,没有水军的话,晋国永远别想真正将楚国灭掉。

然后,一旦没有水军,一样会让晋国压根无法统治汉江平原。

实际上,西汉就给打了样。

汉武帝时期就明白一个事实,想要征服和统治南边,必须要有一支成规模的水军。

因此,汉武帝决心在南边用兵之后,立马新设了“楼船将军”这个要职,更是立刻着手水军的建设。

晋君周南下已经初步了解楚地的面貌,他还是顺着汉水一路南下,哪里不知道水军的重要性?一听立刻说道:“如此甚佳!”

“只是……”晋君周也不知道是装糊涂,还是怀疑楼令的建议能不能得到执行,迟疑地说道:“他们能同意吗?”

多数的家族,他们根本没有建设水军的需要,看着建设水军无法从新占的楚地得到丝毫收益。

那样一来,他们看着就光是在出人出钱了。

要知道一点,当前还是权利与责任挂钩的时代。而权利与责任可不是单方面,直接说就是付出就必须要有取得好处的空间,任何人都不能让某人只光付出。

“楚地有着很多我们所没有的特产,尤其楚地有一年三熟的稻米,仅是成功统治楚地,可以更便宜地买到各种资源,人人皆可因此获益。”楼令忽视了晋人压根不喜欢吃稻米的事实。

因为楼氏的一系列改革,石磨已经传播到每一个家族,差别就是各个家族石磨数量多寡。现如今有条件的晋人开始以面食为主。

各种面食,它们原本要到东汉才出现。这算是楼令让晋人提前五百五十年吃上面食了。

比较不好说的地方就是,晋人会不会除了面食就没有其它特色菜式。

晋君周好像才想到:“是了,楚人历来不缺粮!”

知道晋国跟楚国的争霸打得有多么难受吗?

晋国固然是胜多败少,可是晋地的出产也就那样,哪怕是能够从中原列国剥削资源,一样差点被楚国在资源上耗死。

从来不缺粮就是楚国明明败多胜少,仍旧可以屡屡主动出击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当前的社会层次比较单一,换作可以自由组成家庭,不缺粮食的前提之下,必定会迎来人口大爆炸。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当前的多数人不会组建家庭,他们有没有后代全凭贵族愿不愿意指派,或是贵族允不允许结合。

而绝大多数贵族对治下男女控制得挺严格,决不允许治下野蛮生长。

难道是他们不知道人口越多,劳动力就越多的道理吗?并不是。主要是没能拿出一套好的政策,跟控制欲也有很大的关系。

说白了就是,那是属于春秋时期独有的愚民治理方式。

诸夏大地这一边,要等西汉才允许治下野蛮增长,人口大爆炸的策划者乃是史上第一位皇后吕雉。她为了增加人口可谓是操足了心,连不结婚要罚款的政策都拿了出来。

晋君周没有因为楼令早有应对策略,出现太大的负面想法。

那就是晋君周内心里多少产生了负面情绪。

只不过,那也是能够理解的事情。

作为一国之君,谁不想独掌乾坤,让一切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

楼令的政策能不能执行?也就是让所有家族出钱出力。

以楼令的威望,即便是强压,也可以执行下去。

有问题的地方在于,后面究竟能不能给予那些出钱出力的家族良好回馈。

一旦只付出没有收获,楼令的风评怕是要烂掉。

这就是楼令作为晋国中军将,尽责的方式之一。

真要是只顾自己?明确知道有不小的难度,获利最大的是国家,肯定就不会干了。

楼氏在大河有自己的水军啊。

在南边打造水军?能够预估就是在楼氏的主导之下来办。

到那个时候,舟船的设计是由楼氏来进行,不免会让很多工具得到普及。

必须了解到一个事实,楼氏的很多工具可以促进生产,只是并未得到传播。

晋国所有家族参与水军的建设,起码他们派来的匠人有了跟楼氏匠人共事的机会,愿意学就能够跟上历史潮流。

话说,摆明就是楼氏吃亏,楼令那么聪明的一个人,能够看不出来吗?

关键在于想要在南方形成统治,真的就是需要一支水军啊!

这……,不是楼令作为晋国中军将的尽责,又是什么?

当然,楼令也不会当纯冤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当库管遇到的邪乎事

苏世独立啊

契约系统是我小弟

妈屿岛的季老祖

废材老祖请留步

微风八面的秋风

困影之渊:绝境求生探秘录

顽皮老子

神仙不仙

徐生米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洪崖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