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5章 “红脸"老总:从一杯凉茶到脾肾双补的门道,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张泓光,久久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补中益气汤熬的时候,先泡半小时,大火烧开,小火炖四十分钟,倒出来分两次喝,早上空腹喝一次,晚上睡前喝一次。\"岐大夫叮嘱道,\"桂附地黄丸按说明书吃,温水送服。记住,吃药期间别喝啤酒,那玩意儿性寒,最伤脾阳;也别老生气,《黄帝内经》说'怒则气上',肝火一旺,就把脾的气顶上去了,药劲儿就散了。\"

小药已经把药抓好了,用牛皮纸包着,捆成一摞:\"张总,这是七天的量,喝完您再来复诊。\"

张总拎着药包,脚步轻快了些:\"谢谢岐大夫,谢谢小药。要是真能好,我给您送面锦旗!\"

岐大夫摆摆手:\"把身体养好,比啥锦旗都强。\"

等张总走了,小药挠挠头:\"师父,他这明明有火,为啥不用清热的药?我记得《本草纲目》里说黄柏、知母能降火啊。\"

\"黄柏、知母是好药,但得看时候用。\"岐大夫翻开《脾胃论》,指着其中一页,\"李东垣说'夫诸病从脾胃而生,……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张总的火,是脾胃虚了,阳气浮上来的,就像锅里的水快烧干了,锅底反而更热,这时候该加水,不是加冰。黄柏、知母性寒,用了会伤胃气,就像给快灭的灶膛泼冷水,火更旺不起来了。\"

他起身走到药柜前,拿起一包黄芪:\"你看这黄芪,色黄,味甘,性温,入脾经,就像给脾胃加了把柴;麦冬色白,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肺胃经,能润,就像给燥了的锅加勺水,一温一润,刚合适。桂附地黄丸里的附子,看着大热,其实是引火归元的,把浮在面上的火拉回肾里,让它好好烧灶膛。\"

小药似懂非懂:\"那要是有人外感风寒,也得先补脾胃?\"

\"外感也分情况。\"岐大夫拿起一片紫苏叶,\"要是正气足的年轻人,受了风寒,发发汗就好了,就像一阵风吹进窗,打开门就能把风赶出去。但要是正气虚的人,就像窗户纸破了,风才钻进来,这时候光赶风不行,得先把窗户纸糊好——补脾胃,就是糊窗户纸。《伤寒论》里说'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为啥?就是因为桂枝汤里有生姜、大枣、甘草,先顾着脾胃,再解表,不然汗一出,正气更虚。\"

正说着,门口又热闹起来,几个街坊拎着菜篮子进来,有的要抓点陈皮泡水,有的要问问孩子挑食咋办。岐大夫一一应着,小药在旁边忙着称药,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岐仁堂\"的匾额上,\"仁心仁术\"四个金字闪闪发亮。

七天后,张总又来了。这次他穿了件宽松的t恤,脸上的红退了不少,眼神也亮了。\"岐大夫,太神了!\"他一进门就嚷嚷,\"喝了三天药,痰就少了,不那么渴了;第五天晚上,烧心的感觉没了,一觉睡到天亮!\"

岐大夫给他把了脉,点点头:\"嗯,右手脉沉了些,也有力了,说明脾气动起来了。不过还得巩固巩固,《黄帝内经》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再调半个月,把肾火再补补。\"

他又开了方子,这次补中益气汤里减了麦冬,加了山药——《神农本草经》说山药\"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更适合健脾。桂附地黄丸继续吃,又加了盒香砂六君子丸,让他饭后吃,助脾胃运化。

\"张总,最近没喝酒吧?\"小药笑着问。

\"没敢喝!\"张总摆摆手,\"客户再劝,我就说在喝中药,他们也理解。倒是戒了酒,体重掉了五斤,肚子都小了点。\"

岐大夫叮嘱:\"别急着减体重,脾胃好了,气血足了,多余的痰湿自然能化掉。《金匮要略》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你这痰湿,是脾阳不足生的,等脾阳足了,就像太阳出来了,痰湿自会蒸发。\"

又过了半个月,张总第三次来,穿了件合身的衬衫,纽扣终于能扣上了。他手里拎着个果篮,脸上是透着健康的红润:\"岐大夫,我去做了个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了!以前总胆固醇高,现在也降下来了。\"

岐大夫没接果篮,让小药收起来分给街坊:\"这不是药的功劳,是你自己养出来的。《素问》里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你少生气、按时睡、管住嘴,比啥药都管用。\"

张总不好意思地笑了:\"以前总觉得年轻,熬熬没事,现在才知道,身体就像车,得保养。我这建材生意,讲究地基要稳,原来这身体的地基,就是脾胃和肾啊。\"

\"说得好。\"岐大夫指着墙上的《黄帝内经》语录,\"人活一口气,这气,就靠脾胃运化五谷来养,靠肾阳温煦来燃。《难经》说'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肾者,益其精,服其药',不管啥病,先看看正气足不足,就像打仗,先看看粮草够不够,再决定要不要出兵。\"

小药在旁边记笔记,嘴里念叨着:\"所以薛立斋先生总用那几个方子,不是方子简单,是他看透了病的根在正气啊。\"

\"正是。\"岐大夫端起茶盏,陈皮的香气袅袅升起,\"医案是死的,人是活的。但千变万化,离不开'正气为本'四个字。就像这岐仁堂,开了几十年,治的不是病,是让人找回自己的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才是中医的根。\"

窗外的向日葵又长高了些,花盘朝着太阳,沉甸甸的,像攒足了劲儿的生命。青石板路上的水迹早已干透,被来往的脚步声磨得发亮,就像那些被时光沉淀下来的医理,朴实,却透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玄学糊咖靠地府KPI爆红了

钰尔尔

我四叔是朱元璋

逍遥御风

网游之蛮族大帝

青木与辰

我在魔兽世界造氢弹

神色淡淡的加斯戴比

醉酒夜!被京圈大佬揽腰亲到红温

我不喝白粥

炽热亲吻

二Q